北京协和医院发布新冠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提出“评估—分类—处理”模式

北京协和医院发布新冠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提出“评估—分类—处理”模式
文章图片
出品|搜狐健康
作者|吴施楠
编辑|袁月
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 , 越来越多的各专业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已面临接诊新冠患者的情形 。
为给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专业且权威的诊疗建议 , 北京协和医院于2023年1月3日发布了第一版《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及适宜技术》 , 对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关键临床问题 , 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一线经验 , 给出了相应建议 , 并提出了“评估—分类—处理”模式作为基层新冠感染的诊疗流程 。
搜狐健康将其中受到普遍关注的内容摘编如下 。
基层新冠诊疗流程建议
本建议采用基层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评估—分类—处理”模式推荐基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诊疗的流程 。
评估:通过对新冠核酸/抗原阳性或同住者已确诊的居民进行简单而有针对性(呼吸系统详细情况 , 可能并发症 , 疫苗接种情况 , 同住人情况等等)的问诊和查体 , 结合部分基层可实施的检验检查结果 , 识别需立即转诊的情况(经上级医院处理后 , 居民可转诊回基层进行后续诊疗) 。
分类:根据基层医生的病史采集、查体及辅助检查等评估后 , 对患者进行分类 。 除上述新冠分型外 , 还结合是否具有进展为重症高危因素及是否为老年人、孕产妇或婴幼儿、康复期患者等人群特点进一步分类 , 以便后续进行针对性处理 。
处理:对于重症患者 , 应紧急处理后协助联系转运通道尽快转诊 。 对于高危人群 , 应评估抗病毒小分子药物使用指征 , 给予药物后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 同时 , 普通型患者中的高危人群 , 建议转诊 , 在转诊之前加强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 对于其他普通型、轻症、无症状感染者需进行详尽的居家照护指导 , 并指导其进行病情观察 , 识别预警信号 , 告知需尽快门急诊就诊的情况 。 孕产妇或婴幼儿需注意特殊用药注意事项 。 相比专科医生 , 基层医生将面对更大批康复期患者 , 做好康复指导和病情监测 , 显得尤为重要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基层诊疗流程建议见下图 。
北京协和医院发布新冠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提出“评估—分类—处理”模式
文章图片
新冠相关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 , 建议所有患者均需完善评估检查 , 进行临床分型 , 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决定治疗方案 , 在治疗期间仍需密切检测患者病情变化 ,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2、新冠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发病后数天内病毒增殖 , 以及此后7天左右引发的宿主免疫炎症反应 。 因此在发病早期给予抗病毒药物 , 在发病7天以后对重症患者给予抗炎症药物显得很重要 。
3、基层医生主要处理轻型和普通型患者 ,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对于重症患者 , 建议转诊上级医院 , 以抗炎症和抗凝治疗为主 。
北京协和医院发布新冠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提出“评估—分类—处理”模式
文章图片
※药物治疗流程图
(二)具体用药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仅用于降低高危人群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 不能预防新冠感染 , 且无法缓解新冠感染后的发热、乏力等临床症状 。
(1)治疗指征
①在感染早期(3-5天内) , 病毒快速复制期 , 对于以下新冠患者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疗:
a.进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见第一部分高危人群);
b.未接种疫苗的50岁以上人群(不考虑危险因素 , 尤其是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 , 也无既往感染史的人);
②以下患者不推荐治疗:65岁以下 , 免疫功能正常 , 既往健康 , 全程接种疫苗 , 非高危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