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37℃!科学家发现,人类体温37℃已成历史,体温降低意味什么( 二 )

人体内有约60万亿个细胞 , 而血液的任务则是向这60万亿个细胞输送营养和氧气 。 白细胞则在血液中具有免疫功能 , 能够识别体内异物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 。
当体温升高时 , 血流速度加快 , 白细胞能更迅速地发现体内异常 , 迅速扼杀病原体 。 相反 , 如果基础代谢率低 , 体温下降 , 血液流速减缓 , 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下降 。 慢慢移动的白细胞难以及时发现异物 , 即使发现了 , 也难以快速召集其他白细胞来清除异物 , 这使得机体更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 引发疾病 。

而另一项研究则表明 , 保持在36~37℃的体温有助于机体抵御感染 。 在36.5℃和36.7℃之间的体温对人类而言是最有效率的 , 因为在这个范围内 , 人体无需耗费过多能量来产生热量 , 同时真菌难以侵袭 。
营养学博士丰洁明在《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一书中指出 , 人体依赖热量来维持生命 。 当体温降低时 , 血液生成减少 , 血管可能堵塞 , 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
从中医角度讲:体温降低可能伴随阴有余阳不足 , 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 , 如体质改变和免疫力下降 。 阴盛阳虚可能导致多种慢性病和情志类疾病 , 如低谢综合征、高血压、癌症、抑郁症等 。

当体温降低后 , 身体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
1.体温低于36℃时 , 身体会通过颤抖产生热能 , 并伴随一系列症状 , 如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以及嘴唇发紫 。 体温下降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 影响白细胞正常工作 , 降低免疫力 , 增加患上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的风险 。
2.体温降至35℃时 , 被称为低体温症 , 患者可能感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 , 不愿起床 , 行走困难 。 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可能导致心跳骤停 。
3.体温低至32℃时 , 寒战消失 , 患者进入昏睡状态 。
4.体温降至28℃时 , 可能出现心室颤动 , 最终可能导致心脏停搏 。
可见 , 体温过低 , 对于健康的不利影响是不可轻视的 。

体温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体温的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 而维持在36~37°C的适宜体温有助于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 帮助我们促进身体健康 , 实现长寿目标 。
参考资料:
[1
《再也不是37℃ , 人类体温普遍下降 , 体温多少度才算健康?》.健康时报.2022-03-24
[2
《人类的体温为何是37℃?》.湖北省计生协.2020-03-16
[3
《人类正常体温37℃已成历史 , 我们正在变得“凉凉”?》.江苏共青团.2020-03-01
[4
《人体温度37℃已成为历史!再凉下去真得“凉凉”了》.医脉通.2021-10-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 ,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