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4长寿方( 二 )


补药篇
古之帝王,大多偏爱补药,康熙对此却极为反感,对于长生不老之道也从来没什么兴趣,他明白——衰老是必然的,只有善于对待 。
幼年的康熙出过一次“天花”,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大病初愈时,身体虚弱,尤其脾胃不和,积食拉稀 。御医们会诊研究,认为小康熙在出天花时药吃得多了,此时用药和进补皆非良策 。正在左右为难时,爱孙心切的孝庄皇太后请来了一位江南名医,他给小康熙只开了一味药——“茯苓”,并注明一定要云南产的野生茯苓,将之制成了细巧的“茯苓饼”点心 。结果小康熙吃后不久便脸色红润,又可以读书习武了 。茯苓饼也由此扬名,成为京城名点,至今不衰 。
古之帝王,大多偏爱补药,康熙对此却极为反感:“服补药大无益 。药性宜于心者不宜于脾;宜于肺者不宜于肾 。朕尝谕人勿服补药 。药补不如食补 。夫好服补药者,犹人之喜逢迎者 。天下岂有喜逢迎而可为善乎­先年满州内老人皆不服药,朕也从不服药 。太皇太后、皇太后一生皆不服药,尔等当以是为法 。”这些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从药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无病“好服补药”之弊,也还算是中肯 。
康熙对于长生不老之道也从来没什么兴趣,这在历代皇帝中算是一个另类 。他认为人的一生,生长壮老已,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是不可遏止的 。因而人只能顺应自然,多加保养,以求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寿命 。
在康熙57岁那年,有大臣看到他长了一些白须,特意晋献滋补肝肾的乌须丸,以为能博君颜,结果被康熙认为多此一举,笑而拒之 。
西医篇
传教士医生们在康熙的支持下来到中国,不仅用现代医疗手段为许多中国人解除了病痛,还将大量的西方医学知识带到中国,进而培养出最早一批西医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