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全市唯一 建绿色平台 做200万未成年人心灵守护人

据世卫组织(WHO)数据 , 全球儿童精神障碍去年起成为五个主要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 。 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 不仅不利于下一代健康成长 , 也深刻影响着家庭的稳定幸福 。
作为拥有超2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 , 如何夯实200多万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的沃土?
2020年10月 , “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绿色平台”应运而生 , 作为全市唯一官方设置的机构 , 平台由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共同打造 ,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具体实施 , 标志着成都在市级层面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深度建设 。
创建一年多来 , 平台从开展心理咨询、转介 , 到重点关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等危害较大的成长问题 , 再到提供重点人群定向培训服务 , 正在成长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践行者、排头兵和守护人 。
搭平台 打通“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 , 我国每年约有25万青少年因心理问题失去生命 , 但实际去专科就诊者仅为患病人群的2%-3% 。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绿色平台”负责人周游至今仍记得 , 几年前的中考前夕 , 一名考生在家中自杀 , 父母立即送医院抢救 , 所幸保住性命 。 医生诊断其患有抑郁症 , 家人这才发现她的手腕、手臂、大腿已布满伤口划痕 。
这种悲剧并非个案 。
周游告诉采访人员 , 当今青少年是网络“原住民” , 信息获取渠道广 , 成长环境较过去更为立体 , 种种原因导致心理问题凸显 , 近几年未成年人就诊量已呈逐年上涨趋势 。 另一方面 , 不少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识别和就诊方面存在认知不足 , 易导致治疗的滞后性 。 “中小学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期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机制 , 对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 ”
在这一背景下 , “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绿色平台”应运而生 , 承担起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任 , 旨在探索常规教育与心理健康早期预警、危机干预的新机制 , 推进医教结合 , 从而打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
开通道 让心理干预更及时
去年10月 , 市四医院(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市教科院签署《共建“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绿色平台”战略合作协议》 , 提出要将开展市级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转介绿色通道作为平台建设重点之一 , 制定转介制度 , 力争用制度保障来实现学生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发现、会诊、转介、干预 。
此举意味着 , 当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时 , 能得到市、区两级心理健康中心及时有效的专业诊断和治疗 。
今年上半年 , 市四医院与双流区教育局协同推动区域内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 。 凡在双流就读的中小学生 , 遇到心理健康问题都可由学校开出绿色通道申请 , 前往市四医院就诊 。
据周游介绍 , 试点半年来有20多个未成年人通过该渠道就诊 , “由于当天可就诊 , 就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延误就诊可能带来的问题 。 ”
此外 , 在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找到更多解决方案的路上 , 平台一直在进行积极探索 , 专门成立“儿少专病中心” , 以求找到更多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治疗方式 。 “未成年人确诊后 , 医生在用药上会很审慎 , 可用药比较有限 。 除了药物 , 中心在科学的前提下 , 尝试用物理治疗如生物反馈治疗等作为补充 。 ”
服好务 共建医教结合大平台
【成都市|全市唯一 建绿色平台 做200万未成年人心灵守护人】13年前 , 诞生于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市心理援助热线 , 一度成为川人寻求震后心理重建的“心灵热线”;时隔12年 , 市四医院对热线进行升级改造 , 于疫情期间推出24小时节假日无休的96008热线 , 为未成年人群体提供免费热线心理咨询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