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RFID:核心技术缺失标准制定当从速


2006年 , 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15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指出 , 当前RFID技术与应用发展迅速 , 但尚未成熟 , 中国有必要抓住这一时机 , 集中开展RFID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 ,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标准 , 推动自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 促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形成 , 使中国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食品RFID:核心技术缺失标准制定当从速】 几年之后的今天 , 情形似乎有些尴尬:中国拥有全球潜在的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 , 却没有核心的RFID技术和产品 , 更没有自己的标准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 , 国内不同企业使用的RFID产品的频率、编码、存储规则及数据内容等都不尽相同 , 阅读器和标签不能通用 , 企业之间无法顺利进行数据交换与协同工作 , 进而限制了我国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 。
 
而食品以及食品追溯行业都属于RFID技术较为薄弱并且新兴的应用领域 , 技术标准的缺失 , 已经成为当前阻碍我国RFID食品追溯系统推广的巨大障碍 。不过 , 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大背景下 , 由于RFID技术为食品实现可追溯提供了途径 , 以及随着越来越多的RFID企业开始投身这一行业 , 食品行业的RFID标准呼之欲出 。

RFID技术标准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 解决编码、通信、空中接口和数据共享等问题 , 最大限度地促进RFID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应用与实施 。SGS企业研究及发展部资深研究主任林美芳认为 , 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化的RFID系统 , 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监控将无法实现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IECJTC1/SC31(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中国委员、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钱恒告诉《中国电子报》采访人员 ,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 , RFID标准的制定对提升食品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效果显而易见 , 另外对于推动食品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 促进食品行业、RFID行业资源整合 , 产业集中等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食品行业企业一方面为这个标准的推行作贡献 , 另一方面 , 也会享受到这个标准带来的便利 。”中科院自动化所RFID中心工程师李一斌说 。
在他看来 , 食品行业建立RFID技术标准将产生“三赢”的效果 。对于RFID厂商来说 , RFID标准既是行事的准绳 , 也是推动他们发展的巨大动力 , 还会给这些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对国家而言 , 建立这样的标准 , 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的溯源、食品安全危机预测和处理、反击生物恐怖主义都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 , RFID标准的出台 , 不但可以保证吃得放心 , 而且一旦有食品安全危机出现 , 也可以第一时间锁定问题节点 , 以保证及时挽回损失 。
不仅如此 , 在食品追溯领域 , RFI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载体与数据接口 , 还可以快速有效地推进我国食品物联网的形成 。
据钱恒介绍 , 目前全国食品追溯技术分技术委员会已经初步制定了我国食品追溯标准体系框架 , 分为通用层、基础层和专用层 。不过他指出 , 虽然我国食品行业企业数量众多 , 但规模大都较小 , 缺少具体应用RFID技术、食品追溯管理模式的龙头骨干企业 。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暂时形不成集约化的规模应用优势 , 都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行业RFID标准化的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