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恋蜂蜜,虽然它有美好的传说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蜂蜜的使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 。收集了百花的精华,“精心酿制”成为蜂蜜,这个过程被无数文人墨客描述得无限美好,也就为蜂蜜增加了更多的魅力 。
不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蜂蜜并没有什么令人称道的优势 。它的主要成分是糖,能占到蜂蜜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再除去百分之十几的水,其他成分甚至不到百分之一 。所以,从营养成分组成的角度来说,蜂蜜是一种热量高、营养高度单一的食品 。
在历史传说中,蜂蜜具有各种各样的“保健”作用甚至“医疗”效果 。许多人相信,那不到百分之一的成分中含有人类尚不清楚的“神奇成分”.对此,现代科学一方面试图确认那些传说的功能,另一方面期望分析出其中的成分 。对于后者,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成分乏善可陈,其他有益的成分也若有若无 。对于前者,研究倒是做得不少,“理想”的结果却不多 。在很多研究里,蜂蜜的作用跟安慰剂差不多 。也有一些研究,似乎显示了“可能有用”.总的来说,为了那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所谓“保健功能”,去承受那么多的糖和热量,并不一定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
虽然真正的蜂蜜是纯粹的“天然产品”,不过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绝大多数的花是无毒的,但是有少数种类产生的蜂蜜就含有有毒成分 。如果正好碰上一小批蜂蜜大量采集了这些植物的花粉,而蜂蜜又是未经处理的“原生态产品”,那么就可能有一定危险性 。不过,一般而言,如果养蜂的规模很大,或者大量蜂蜜汇集在一起经过了处理,那么少量的“有毒”的蜂蜜也就会被稀释到“无害”的含量了 。
以上说的是生产合格的“理论上的”蜂蜜 。在现实市场上,蜂蜜的高价格对造假者自然很有吸引力,而它本身又是一种很容易造假的产品 。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果糖和水,它的外观和甜度也基本上由这些成分所决定 。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连接而成的,只要通过“水解”把它们分开,就能得到葡萄糖和果糖,而且比例与蜂蜜中的很接近 。另外,玉米糖浆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也很容易加到蜂蜜中以假乱真 。更拙劣的造假甚至可能直接拿蔗糖充数,或者用增稠剂加甜味剂着色剂来冒充 。
对于专业检测来说,“假蜂蜜”的识别倒不算困难 。在生物学上,蜜蜂采集的花粉来自于所谓的“碳3植物”,而造假的原料比如蔗糖、玉米糖浆等都来自于“碳4植物”.我们不必了解二者的区别,只需要知道这种区别在形成的糖中还会存在 。所以,通常通过检测蜂蜜中的“碳4植物糖”来确定蜂蜜的“真假”.迄今为止,这种方法还是很可靠的,而造假者对它无能为力 。
人们通常会关心“我如何去分辨造假的蜂蜜”.很遗憾的是,如果普通消费者能够自己分辨真假,那只能说明造假者的水平不够高 。象蜂蜜这样来源不同会导致巨大差异的产品,完全可以做到不进行专业分析无法分辨 。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通过选择可靠的购买渠道,通过对商家的信任来保护自己 。
【不要迷恋蜂蜜,虽然它有美好的传说】 蜂蜜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也没有特别的“营养价值”,实在不值得去追逐 。当然,作为一种烹饪用品,它能够给食物带来与其他的糖不一样的风味,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