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炸弹|把大半个人切开,拆除一颗长了 12 年的人体炸弹( 四 )


Q主任的助手 , S医生 , 认真地和老张以及他爱人谈了二期手术的极大风险 。 这风险不仅来源于客观的身体条件 , 还在于手术中间的不可预知因素 。
简单来说:只有一线生机 。
老张和爱人传达了他们整个家族的决定:一线生机足矣 。
炎夏已过 , 萧瑟秋风今又是 , 老张又住进来了 。 消瘦、虚弱、失声 , 病房里也没有家人的陪伴 。 老张像文章开头写的那样 , 静静地望着窗外等待 , 等一个最终方案 。
由于上次手术仅仅植入了软象鼻血管 , 长度不足以超越先前的介入支架 , 这次手术如何进行近端吻合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
专家组讨论的难点有三个:
一、如果不进行深低温停循环 , 当然对整台手术的止血难度和节奏把握都是好事 , 临时钳夹阻断近端的血流 , 无血状态下完成吻合 。 但老张的主动脉瘤已经有10厘米 , 局部钳夹已经不可能 。 其他的阻断方案 , 经过论证都不可行 。
二、如果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 敞开吻合近端 , 那就要拆除支架 , 去寻找那根不够长的软象鼻血管来续接 。 拆支架怎么拆?脑补一下 , 就是一根根去剪断介入支架的合金网格 , 这显然会增加停循环时间 。

人体炸弹|把大半个人切开,拆除一颗长了 12 年的人体炸弹
文章图片
部分拆除的介入支架(作者供图)
三、肺脏粘连的风险 , 一旦出现严重的肺出血 , 止血几乎不可能 , 情急之下就必须把左肺切除 , 需要胸外科的友军外援 。 但如果真的切除一侧肺 , 手术后仅剩的一个肺能不能支撑他脱离呼吸机?如果不能 , 又是灾难 。
没有哪一种方案能尽善尽美 , 一线生机从何而来?
老Q主任再次想到了象鼻支架 。 这次 , 他想用一个更短的定制支架 , 就在深低温停循环下 , 从近端口逆向塞进去 。 支架扩开后 , 向上伸入原支架内固定 , 向下成为新的吻合口边缘 。
如此 , 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会最大限度缩短 , 一旦完成 , 马上恢复正常的大脑及上肢灌注 。
接下来就是整个腹部脏器和肋间动脉的血管重建 。 简单来说 , 就是供应肝脏、脾脏、肠道、肾脏 , 以及不可或缺的脊髓供血的血管们 , 全都需要从病变的主动脉上切断 , 用人工血管续接 。
最后在骨盆里 , 将整条人工血管和即将分叉的主动脉末端完成最终的吻合 。
这样做 , 需要一个很大很大的切口 。 有多大?从背部 , 肋骨起源处 , 斜着画弧线 , 一直切到肚脐 。 中途剪开肋骨弓 , 然后人体的躯干将彻底敞开 。

人体炸弹|把大半个人切开,拆除一颗长了 12 年的人体炸弹
文章图片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切口与血管重建
(来源:NEJM)
代价虽然巨大 , 但成功完成后 , 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流都能在你的视野里完成了确切的重建 。 一切成效 , 都肉眼可见 。
老张终于不用再等了 。
接力
手术在早晨开始 。
整个助手团队分为了两组 , 第一组随Q主任上台 , 争取到下午基本步骤结束;第二组在主要吻合完成后 , 逐个上台换下第一组 , 接手后续步骤 。
如果止血极其困难 , 第一组人休整后再次接替第二组人 , 以此类推 。
老张的切口敞开了 , 巨大的主动脉瘤如同一个老式地雷 , 最后一次耀武扬威 。
瘤体锃亮膨胀的外膜上密布着丝丝缕缕的血管 , 如同一条条血色的年轮 。 它的直径的确已经超过10厘米 , 不仅如此 , 在它经年累月的扩张过程中 , 蛮横地侵袭了周遭组织的领地 , 形成了忤逆正常解剖学的挤压和粘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