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良师益友,利于远邪近正、修身立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谭黎杰主任,将用自己的人生故事,阐释身为一名外科医生,如何从行为养成习惯、从习惯形成品质,从品质培养和造就自我修养的历程。
受教于医学领路人在谭黎杰主任的医学生涯初期,有三位医学领路人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别是张延龄、王承棓和石美鑫三位教授。
“拆线时,你是怎么下剪刀的?”
张延龄教授曾是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主任、华山医院外科研究室主任。他非常重视教学,坚持亲自带自己的学生。
文章插图
张延龄教授
“按步骤做手术?No!”
精细解剖的概念最早是从王承棓教授那里学到的。王教授人很儒雅,几乎不怎么发脾气,王教授常说:我们不是在按照步骤做手术,而是按照解剖在做手术。他实际也是这么做的,一步步推进,没有一点浪费的动作。
文章插图
王承棓教授
在患者身上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谭黎杰主任1993年到科里时,胸外科刚刚分出来,石教授已经是75岁高龄了。在这之前‘胸心不分家’时,正赶上外部环境也处于特殊时期,条件非常艰苦,当时的条件下,人工心肺机只能工作15分钟,可以说没有一点可以浪费的时间。这也让石教授养成了迅速、果断的习惯。能15分钟解决的绝不会拖到16分钟。
文章插图
【 中山医院|中山医院谭黎杰:在患者身上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石美鑫教授
这三位领路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刚迈入外科学大门的谭黎杰主任,对于他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感慨,每位外科医生其实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怎么下笔画、画什么,直接影响了未来这幅画的价值。
思考西方医学精髓在美国进修的经历使谭黎杰主任意识到,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仅仅是懂得如何做手术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在诊断思路、治疗策略上学习和提高也是一种修为。既然是外科医生,还是应该到西医的发源地——西方去看一看。
2003年,谭黎杰主任曾前往美国华盛顿医学中心Barnes-Jewish医院进修,观摩过GA Patterson教授的手术。想起在美国的那段经历,带给他更多的,是对‘逻辑思维(logic thinking)’和 ‘策略(strategy)’的思考。
在美国,没有“疑难杂症”,也没有“专家门诊”
在谭黎杰主任的心中,美国进修的这段经历之所以宝贵,是因为他学会了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也直接影响了他接下来在工作中做出的一系列改变。
改变惯有思维模式1990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医生最早在世界上应用胸腔镜开展食管手术。国内最早是1997年台州医院的一位医生开展的尝试。之后的十几年里,因为操作复杂、难度高,国内一直难以推广开来。谭黎杰主任偏偏就是那个“想来点改变”的人。
“首创不等于原创”
2004年,谭黎杰主任从美国回来,正赶上可以独立带病床的好时机。那时刚34岁,心里有干劲,时间又相对宽裕,他开始琢磨,那些别人做过的就不要再重复做了,得做点创新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与团队在国内首创了侧腹卧位的新手术体位。这除了符合食管自身的解剖特点,还利用了肺在这种体位下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的优势,从而使食管手术流程更加通畅,手术时间也明显缩短。
- 射线|北京北城甲状腺医院提醒:甲状腺疾病高发要如何预防?这5件事要做好
- 脏腑|重庆肿瘤专科医院:中医帮你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 心脑血管|大荔中医医院脾胃肺病科“妙手回春”受到患者的称赞
- 需求|预约诊疗 |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1月17日—1月23日医生出诊一览表
- 变化|邵东市中医医院:血压很“善变” 怎么办?
- 疾病|永州中心医院消化科成功开展内镜下内痔套扎术
- 解读|《浙江省医院门诊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 深圳|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深圳2例、珠海5例、中山1例、梅州1例
- 中藏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与松潘县中藏医院专科联盟
- 脊柱|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脊柱骨病科、康复科携手让26岁瘫痪小伙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