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迎来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最后一道防线怎么样了?

各地迎来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最后一道防线怎么样了?】根据国家卫健委网站的通报 , 截至12月18日24时 , 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现有确诊病例35298例 , 其中重症病例253例 。
随着近期感染人数的持续上升 , 做好收治重症患者的准备成为了当下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 。
12月9日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 , 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 。 对于各个专科ICU , 要按照综合ICU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 。 再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 , 需要的时候 , 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ICU的资源 , 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能够达到床位总数的8% 。 所有这些扩容和改造工作 , 要求各地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 。
不久前 ,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陈效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医疗资源放开后 , 地坛今后将只接收经专家评估后转诊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
对重症患者收治的不断调整 , 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 还是未雨绸缪早当先?
重症、危重症比例降至0.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下称「第九版」)中对「重型」、「危重型」分别做了定义 。
各地迎来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最后一道防线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图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 新冠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从2020年的16.47%下降到去年的3.32% , 「今年至12月5号 , 是0.18% 。 」
国外的疫情数据也呈现了相同的下降趋势 。 新加坡卫生部的统计显示 , 过去28天 , 需要补充氧气的患者占比0.3% , 住进ICU的占比0.04% , 死亡率0.01% 。
各地迎来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最后一道防线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图源:新加坡卫生部
这样的变化既源于变异株的不同特性 , 也得益于更广的疫苗覆盖率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上线了一项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和马昕教授领衔的多中心临床随访研究 , 对上海疫情中33816名非重症Omicron感染者的研究显示 , 仅22人进展为重症 , 总体重症率为0.065% , 这些患者都存在风险因素 , 平均年龄相对更高 , 未接种疫苗的比例更大 。 与2020年初武汉爆发疫情时相比 , Omicron感染的个人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的几率要小得多 。 [1]
不少研究都表明 , 和最初的毒株相比 , Omicron导致的新冠在临床表现上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
武汉疫情之初 , 「病程进展快」是新冠危重症患者的常见特征 , 骤降的氧饱和度让诊疗一度陷入焦灼 。 根据新冠患者的尸检和病理报告 , 其肺泡腔内会出现浆液、纤维蛋白等渗出物 , 使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都受到影响 。
当渗出物还未包裹或完全堵塞肺泡时 , 患者的肺部还尚存气体交换功能 , 氧饱和度看似正常 。 而一旦渗出物充满肺泡 , 或者患者翻身动一动后氧耗变大 , 氧饱和度就掉的特别快 。
到了Omicron流行时期 , 情况已经有所不同 。 韩国一项研究评估了Delta和Omicron变体之间胸部CT成像的差异 , 受试者中只有32%的Omicron感染者在CT上具有典型的磨玻璃阴影 , 而Delta感染者中这一比例为57% 。 [2]另一项研究指出 , 与Delta相比 , Omicron损害肺部而导致肺炎和呼吸窘迫的病例更少 。 [1]
各地迎来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最后一道防线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
一位Delta感染者的胸部CT , 66岁 , 女性
各地迎来奥密克戎感染高峰,最后一道防线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