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六 )


五、
应对Omicron变异株流行的防控建议
与原始株和其他VOC不同 , Omicron变异株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 感染后重症和死亡发生风险较低 。 未完成基础免疫或加强免疫、老年人以及合并慢性病等因素是感染Omicron后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 考虑到我国人口自然感染免疫水平低、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 , 应研发保护效果更好、更持久的疫苗 , 加大新冠病毒疫苗基础和序贯加强免疫的覆盖 , 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同时关注重点人群 , 减少重症和死亡 。 在疫苗接种率未达到较高水平(比如加强接种覆盖率90%)、抗新冠病毒药物尚不能普及的情况下 , 仍需要维持一定强度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56] 。 Omicron变异株传播方式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 , 因此 , 仍应坚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多通风的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 , 同时需关注经污染物体和气溶胶媒介传播的风险 。
参考文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略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微信制作斗智
下载全文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