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三 )


3.疾病结局:
在Omicron变异株流行早期 ,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低于先前的变异株 。 南非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 , 在住院患者中 , 与先前Delta变异株感染者相比 , 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发生重症的概率显著降低70%(OR=0.3 , 95%CI:0.2~0.5)[20] 。 英国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 , 与Delta变异株相比 , Omicron变异株感染导致的就诊风险降低44% , 住院和死亡风险分别降低59%和69%[21] 。 美国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 , 相比Delta变异株 , 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总体入院风险下降41% , 其中 , 入住重症监护室风险下降50% , 机械通气风险下降64% , 死亡风险下降79%[22] 。 上述研究均基于国家性的大型人群数据开展 , 并调整了年龄、性别、疫苗接种和新冠病毒感染史等可能与疾病严重性相关混杂因素 。
对Omicron变异株不同亚型的研究显示 , 不同亚型感染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 。 美国研究显示 , 与BA.1/BA.1.1亚型相比 , BA.2感染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22] 。 南非研究显示 , BA.4/5感染者在入院和发展成重症风险方面与BA.2类似 。 在病死率方面 , 研究发现原始株、Beta、Delta、BA.1和BA.4/5变异株的病死率分别为5.3%、6.9%、6.4%、2.5%和1.9% 。 与BA.1相比 , BA.4/5变异株感染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2 , 95%CI:0.93~1.34)[23] 。 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老年、肥胖、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24-26] 。 我国香港地区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 , 对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9月28日的9943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分析显示 , 死者中位年龄为86岁 , 91%患有长期慢性病 , 69%未接种过任何疫苗或接种过1剂疫苗但未满14d , 28%未接种疫苗加强针[27] 。 可见 , 未接种疫苗、老年、合并慢性病为感染Omciron变异株后重症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
三、
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流行特征
1.优势毒株:
2022年9月3日至10月3日 , 共有超10万2019-nCoV序列信息提交全球禽流感基因共享数据库(Globalinitiativeonsharingallinfluenzadata , GISAID) , 其中Omicron变异株序列占99.9%[1] 。 Omicron变异株首次于2021年11月在南非检出 , 随后取代Delta变异株持续流行演变 。 2022年2月 , BA.2亚型迅速流行全球 , 成为优势毒株 。 BA.5亚型于2022年2月首次被南非研究者发现后 , 造成了感染数量的增加 , 截至7月已替代BA.2成为全球新的优势毒株 。 BA.4和BA.5早在5月已成为南非优势毒株 , 每日增长优势(dailygrowthadvantage)比BA.2分别高0.08d和0.12d[28] 。 2022年9月5-11日(第36周)的GISAID数据显示 , BA.5及其后代谱系占Omicron变异株序列的80.8% , BA.4及其后代谱系占7.8% , BA.2及其后代谱系占3.1%[1] 。 美国CDC新冠病毒监测数据显示 , 当前美国优势毒株仍为BA.5 , 但BA.5的检出比例自8月中旬到达顶峰(86.7%)后 , 在10月16-22日的周报中已经下降至62.2% 。 与此同时 , BA.5亚型新的分支BQ.1、BQ.1.1和BF.7检出比例迅速上升 , 同期周报数据显示分别占9.4%、7.2%和6.7% , 位列美国第三、第四和第五 , 位列第二位的为BA.4.6(占12.8%)[29] 。 聚焦国内 , 2022年2月以来 , 我国主要流行的毒株为BA.2及其后代谱系;5月 , 上海市从境外输入病例中首次检出BA.5 , 7月BA.5引发国内首次本土疫情;9月 , 呼和浩特市现首例BF.7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 , 是BF.7变异株首次在国内引起本土疫情 。 BF.7是Omicron变异株二代谱系 , 其在BA.4/5的基础上存在额外突变 , 免疫逃逸能力更强 , 其具体特性和重要性有待观察 。
2.传播特征:
研究显示 , Omicron变异株传染力和传播速度比原始株和其他VOC更强 。 基本再生数(R0)是描述病毒传染力的指标 , R0越大病毒的传染力越强 。 病毒传染的序列间隔(serialinterval)和代际间隔(generationtime)会影响其传播速度 , 其数值越小传播速度越快 。 新冠病毒原始株、Delta、Omicron变异株的R0分别为2.2[30]、3.2[30]、9.5[31] , 表明传染力不断增强 。 我国研究者基于北京市2022年3月报告的78例具有明确传播链的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信息 , 分析得出Omicron变异株序列间隔时间中位数为3.0d , 明显短于原始株(不同研究中位数介于4~6d)[32] 。 英国研究发现Omicron变异株的指数增长率(exponentialgrowthrate)约为0.34(95%CI:0.33~0.35)/d , 感染病例的倍增时间为2d(Delta变异株的倍增时间为5.2d)[10] 。 南非研究显示 , 在Omicron变异株主导的疫情期间 , 病例的增加速度更快 , 该地区从首例病例出现到疫情高峰的时间为1个月 , 而Delta疫情时为2个月[33] 。 以上研究均提示相对于Delta变异株 , Omicron变异株的传播速度更快 。 我国香港地区基于BA.1和BA.2流行期间的研究则表明了不同亚型传播速度的差异 , 研究发现BA.1和BA.2的平均序列间隔时间分别为3.30d和2.72d , BA.1的平均代际间隔时间为2.36d[34];既往基于广州市Delta变异株流行期间的数据研究显示Delta变异株的平均代际间隔时间为2.9d[30] 。 提示BA.2的传播速度较BA.1快 , 均明显强于Delta变异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