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6日讯(通讯员 叶秋艳 谢祯晖)12月5日|打通全产业链条 建瓯让农业有“智”更有“质”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6日讯(通讯员叶秋艳谢祯晖)12月5日 , 在建瓯市东游镇科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育苗基地的大棚内 , 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小巧的育苗穴盘 。 这些绿油油的苗 , 即将装车发往东游镇的农户手中 , 开启新的种植季 。
东游镇是全省50大商品粮基地乡镇 , 农作物种植面积约10万亩 , 农业年产值4.5亿元 , 是建瓯市工商农业重镇 。 所以对于东游镇来说 , 如果农业仍停留在传统单一的模式 , 极易受自然、市场因素等影响 , 导致产业发展不稳定 。 为此 , 近些年 , 东游镇在打通农业全产业链上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实践 。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6日讯(通讯员 叶秋艳 谢祯晖)12月5日|打通全产业链条 建瓯让农业有“智”更有“质”
文章图片
科达农业是东游镇一家专注育苗的农业企业 , 作为该镇农业全产业链的第一环 , 集约、高效、可持续的优势 , 让它在种苗培育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 也为农作物后续的生产管理打了个好基础 。
“我们的苗采用的是全程集约化管理 , 出苗率高、长势整齐 , 可以实现订单100%供应 , 基本不用发愁销路 。 ”科达农业董事长张宏钦说 。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6日讯(通讯员 叶秋艳 谢祯晖)12月5日|打通全产业链条 建瓯让农业有“智”更有“质”
文章图片
这样的自信来自于该公司科学高效的集约化管理 。 去年 , 科达投入80余万元 , 建设了占地20亩的智能温控大棚 , 棚内智能温控设备、自动化洒水设施、负压风机等一应俱全 。 这样的设备让种苗不惧冬寒夏热 , 一年四季都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中恣意生长 。 同时 , 还采取集约种植、组培繁育、智能温控等农业新技术 , 年培育、销售瓜果、蔬菜幼苗800万余株 , 可供大田种植达2万亩左右 , 抗病抗虫强 , 成活率高达95% 。
东游是玉米种植大镇 , 科达农业也因此承担了东游镇近90%的玉米苗培育任务 。 “以前我们自己育苗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理不说 , 成活率还很低 。 现在用科达的苗 , 省了很多麻烦 , 种出来的玉米产量也很高 。 ”说话的是东游玉米种植大户黄福有 , 这几年 , 他一直用科达培育的苗进行种植 , 年产量节节升高 。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6日讯(通讯员 叶秋艳 谢祯晖)12月5日|打通全产业链条 建瓯让农业有“智”更有“质”
文章图片
在种植管理上 , 东游镇同样是全程机械化 。 瑞福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建瓯市首家引进高速插秧机的合作社 , 近年来 , 合作社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 引进了大型旋耕机、高速插秧机、大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等先进农机具138台套 , 水稻耕、种、收、植保、烘干机械化率达到100% , 为东游镇乃至建瓯周边县市的农户、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农机作业服务 。
张屯村的农民吴高云有16亩的农田 , 原先人工种植 , 一年可种植两季玉米、水稻 。 加入瑞福合作社后 , 从起垄、施肥到收割、打包等程序 , 全部通过机械化完成 。 而且 , 比起人工种植 , 现在还可以多种植一季西兰花 , 他自己只需要不时到田里察看排水、病虫害情况 , 省力的同时 , 每亩成本还降低了500元 , 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 , 年可增加收入近8万元 。
“我们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 , 开展统一购机、统一作业、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 。 ”合作社理事长魏美建说 。 该合作社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 , 提高了种粮收益 , 破解了农村无人种地的难题 , 促进东游镇农业进一步增量增收 。 今年 , 合作社已签订全程一体化服务面积5800余亩 。
为实现农业健康长效发展 , 东游镇还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 。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6日讯(通讯员 叶秋艳 谢祯晖)12月5日|打通全产业链条 建瓯让农业有“智”更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