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家里灰尘有“毒”

当人们热议PM2.5的危害时,有谁会想到,微乎其微、无处不在的灰尘中却汇集了不少有毒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人们日常的家居生活用品,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到底哪些用品中含有这些有毒物质,又该如何预防呢?《生命时报》采访人员进行了采访 。
四类毒物藏身灰尘中
近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称,其在今年3月至4月间,采集了北京、上海、长沙、深圳、广州等5个城市11个家庭的室内灰尘,经欧洲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对这些室内灰尘进行检测发现,每个家庭的样本中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俗称“塑化剂”)、溴化阻燃剂(包括多溴联苯醚和六溴环十二烷)、有机锡化合物及全氟化合物这4类有毒有害物质 。
在现代化工业发达的今天,从厨房到浴室,从客厅到婴儿房,从厨具到家具,从清洁用品到个人护理品,各种人工合成化学物已经被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绿色和平组织指出,家庭日常使用的消费品,如加入了溴化阻燃剂类的电子产品,含有机锡化合物类的涂料和防霉剂,含全氟化合物类的洗发水、沐浴露等个人护理化妆品,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儿童塑料玩具和食品包装袋等,都可能是污染家居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元凶 。
我国尚无监管体系
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空气净化首席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吴吉祥指出,上述这些产品经过频繁使用会出现老化或破损,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就可能趁机释放出来,汇集在室内的灰尘中,进而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危害家人健康 。当然,还有一些污染物可能是从室外飘进来的 。
邻苯二甲酸酯广泛存在于各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中,如食品包装袋、保鲜膜、发胶、口红、指甲油、洗浴用品,以及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儿童玩具等数百种产品;溴化阻燃剂是一种含溴有机化合物的通称,这些有机化合物可作为阻燃剂使用,应用在塑胶及纺织品上的防火效果很好,常用于电视机的塑胶壳、地毯、涂料、沙发垫衬物,及厨房的电器等物品中;全氟化合物是优秀的抗水、抗油、抗污整理剂的原料,地板上光剂、防水剂、不粘锅表面涂层等物品中都可能用得到 。
邻苯二甲酸酯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被认为是一种“环境激素”类物质,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并损害激素分泌,可能是造成男子生殖问题和女性性早熟的“罪魁祸首”,其对儿童的危害最甚,被禁止用于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物件以及其他儿童用品;溴化阻燃剂和有机锡化合物则可能干扰人体的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全氟化合物是一种可能致癌的物质,会影响肝脏健康,干扰新生儿生长发育、免疫系统,还具有遗传毒性 。
据了解,这4类物质均已受到国际公约或发达国家法规的严格限制,有一些则已被禁用 。而在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还确立了有毒有害物质“零排放”的长期目标 。但吴吉祥指出,目前国内尚未将室内空气污染纳入监管体系 。“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大多数中心城市居民面临着来自室内与室外的双重污染,人们的健康受到了极大挑战 。”
带“毒”物品少接触
【小心家里灰尘有“毒”】生活越是简单,接触塑料制品、化妆品和电子产品的机会越少,可能造成污染的几率就越低 。平日,要少吃方便包装的食品,尤其是桶装方便面,少用一次性餐具;用瓷质、金属餐具盛装食物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提醒,如果塑料制品上标有PVC,说明里面含有邻苯二甲酸酯,购买和使用时要格外注意 。尤其是选择儿童用品时,要避开PVC材料的,过软、过小的塑料制品也要少买 。用微波炉加热时,不能带着保鲜膜一起加热,特别是肉类,因为多数保鲜膜含有邻苯二甲酸酯,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有毒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