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产生了一个矛盾 。 传统的观念认为 , 颜色越深的土壤 , 肥力越强 。 既是如此 , 为何“肥”土的肥料用量不能减少?
追踪氮素的迁移“足迹”
原来 , 土壤中的氮95%左右为有机氮 , 并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 , 要转化为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才能供作物使用 。
张玉树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 在微观世界中追踪氮素的流动“足迹” 。 “从有机氮 , 到铵态氮 , 再到硝态氮 , 只要给土壤中的氮素装上‘追踪器’ , 就能知道它们跑哪里去了 。 ”
“追踪器”果然给力 , 清晰地展示了土壤中氮素的轨迹——
有机氮在一定条件下 , 会转化为无机氮 , 包括铵态氮、硝态氮 , 而铵态氮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变成硝态氮 。 这些反应又是可逆的 , 导致这些调皮的“小家伙”根据“心情”变来变去 , 而它们的“心情”与环境、气候、土壤酸碱度等都有关系 。
“这个时候 , 如果长期过量施氮肥 , 土壤的酸化程度会增加 , 有机氮就不‘乐意’转化成无机氮 , 这下子氮素就没法被植物吸收了 。 ”张玉树说 。
如此一来 , 土壤“似肥实瘦”的原因找到了 , 竟是因长期过量施氮肥!这会引起果园土壤酸化 , 降低了土壤有机氮矿化(转化为无机氮)速率 。 “就是说 , 土壤中的氮素‘形态转变’ , 第一步就被卡住了 。 ”这就解释了土壤氮含量很高 , 却仍需要施用大量氮肥的原因 。
必须摸清植物们的喜好 , 通过一定方法 , “引导”土壤中的氮变成作物喜欢的无机氮形态 , 这样肥沃的土壤就能被利用 , 里头的氮素就能成为植物的“口粮” , 不至于浪费 。
为此 , 张玉树提出了通过增强土壤自身供氮能力来减少氮肥用量的思路 , 即通过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 , 增强土壤自身供氮能力 , 从土壤内部挖掘氮肥减量增效空间 。 “这区别于以往主要通过肥料改性、改进施肥方法和时间等氮肥减量增效技术 。 ”
初步掌握了“氮”密码 , 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快又出现了另一个难题 。
永春县桃城镇上沙村 , 双峰山家庭农场坐落于此 , 这里经营茶果园面积超过200亩 。 2018年 , 负责人姚连枝愁上心头 , 他的果园按照张玉树提供的“方子”治病 , 但果树长势却仍未好转 。
施了调理剂 , 减施氮肥 , 为何果树长势还是不行?
张玉树在老姚的果园中安装了不少地下渗漏水采集和气体采集装置 。 “收集农田渗漏水和气体排放情况 , 继续使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 , 进一步追踪氮素去向 。 ”
结果发现 , 土壤中的无机氮含量是高了 , 但在雨季时期 , 土壤氮素流失量显著增加 。 “施了调理剂 , 铵态氮更多转化成硝态氮 , 而硝态氮极易随水流失 。 ”
因此 , 他们为雨季中的果园开出“新药方”:施了调理剂 , 还要配合施硝化抑制剂 。
自此起 , 每年的3—7月 , 老姚家的芦柑园在施春梢和夏梢肥时 , 还会配施硝化抑制剂 , 减少硝态氮流失 。 同行们发现 , 老姚家的肥料施少了 , 但产量比之前的还好!
自此 , 张玉树团队大力推广基于果园土壤无机氮供应过程调控的柑橘氮肥减量增效施肥模式:在氮肥减量30%的条件下 , 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的芦柑和脐橙产量分别增加5.6%和6.3%;而同时配施土壤调理剂与硝化抑制剂的芦柑和脐橙产量分别增加8.0%和13.5% 。
双峰山家庭农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领头雁”:每年辐射带动永春芦柑种植新技术示范点10个以上 , 已辐射带动近万亩芦柑种植 。 目前 , 该施肥模式在泉州、福州、南平等地柑橘园累计推广26万亩 。
- 众花中的小清新,3种花颜值完全不输牡丹,花开砰砰爆满盆
- 蔬菜中的“护眼冠军”,叶子很有营养却经常被扔掉,蒸着吃就好了
- 壁虎没毒,为啥还有人吞壁虎后死亡?壁虎是如何混进“五毒”中的
- 《兴唐传》中的新月娥何以认为新文礼对不起她?新月娥结局如何?
- 心理测试:选出一款“最美校服”,测你在班级男生心中的魅力指数!
- 刚刚,颜宁团队最新《细胞》论文上线!破解药物联合使用的致命副作用机制
- 脾胃|越老越有魅力的男人,异性眼中的男神,大都有这5个“家居习惯”
- 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八大类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下文中的4种减肥方法,千万不要轻易尝试
- 爱美人士必看:八一八传说中的“爆脂黑科技”聚焦超声减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