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近半高血压患者不知患病,能随时随地监测血压的“黑科技”来了

“部分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 , 其损害后果往往10-20年以后才出现 , 如果长期不治 , 可能引发心梗、脑梗、脏器损伤 , 严重时甚至可致命 。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中心心内科主任医师丁仲如 , 常常向身边人普及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 近期他就曾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
刘晓(化名)今年32岁 , 体型偏胖 , 在一次体检中 , 被发现心电图左室高电压 , 心脏彩超心肌肥厚 , 尿蛋白(++) 。 医生判断 , 他极可能有高血压心脏病 , 而且已经损害了肾脏 。 但刘晓则表示难以置信 , 自己一直非常健康 。 医生又让刘晓测了血压 , 结果显示为125/82mmHg , 确实属于正常范围 。
【夜间|近半高血压患者不知患病,能随时随地监测血压的“黑科技”来了】问题究竟出在哪呢?随后 , 刘晓又做了动态血压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检查 , 结果显示 , 他原来是典型的夜间高血压 ,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AS)以及严重夜间低氧血症 。 这种病症还有另一个名字——隐匿性高血压 , 由于难以发现且危害严重 , 医学上称之为“隐形杀手” 。
被忽视的风险 近半高血压患者不知患病
实际上 , 刘晓的情况并非偶然 。 近日在《柳叶刀(Lancet)》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 , 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牵头、超过1100名医生和科学家开展的迄今为止关于全球高血压趋势的最大规模研究发现 , 在过去30年里 , 30-79岁的成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人数从6.5亿增加到12.8亿 , 其中超过7亿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
而国内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8》显示 , 我国高血压患者达2.45亿 , 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偏低 , 分别为51.6%、45.8%和16.8% , 同时 , 民众对高血压的相关认识也十分不足 。

夜间|近半高血压患者不知患病,能随时随地监测血压的“黑科技”来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
“目前最主要任务是让公众知道自己的血压 , 知道有无高血压 。 ”湖北省高血压联盟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周晓阳表示 , 以往单纯依靠门诊测量血压 , 以血压是否高于140/90mmHg作为诊断高血压 , 是不能反映一个人血压全貌的 。 其中有一些人见了医生血压就升高 , 平时其实不高的 , 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大衣高血压” 。
“而有些人群可能是早上晨峰高血压、可能是夜间高血压 , 也可能是症状性高血压 , 门诊测血压可能刚好错过了血压升高的时间 , 我们称之为‘隐匿性高血压’ , 危害不亚于一般显性高血压 。 ”周晓阳介绍 , 人的血压早晨有一个晨峰 , 下午大概四点到八点也有一个高峰我们称之为第二峰 , 有一些人由于OSAS , 也就是俗称“打呼噜”可能导致夜间血压 , 有一些人睡眠质量不好 , 或者焦虑 , 也导致夜间高血压 , 这些情况采取传统诊室血压测量时是很容易被漏诊的 。
丁仲如也表示 , 隐匿性高血压在人群中约占8%-15% , 而且容易被漏诊 。 一旦发现 , 往往病情恶化到相当程度 , 如已经发生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或明显的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 高血压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约60%的心梗和50%的脑梗 , 都是由高血压直接导致的 。
因此 , 健康中国行动提出 , 到2022年和2030年 , 3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和70%;并使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持续提高 。
困境与突破:三甲医院领衔 , 智能捕手入局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 才能将“隐形杀手”扼杀在摇篮里 。 在目前高血压诊疗共识中 , 医院诊室以外的血压测量手段 , 包括“家庭血压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已成为高血压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 但二者也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