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吞吞
初秋的长沙夜里泛起阵阵凉意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急诊里 , 神情严肃的人们来来往往 。 谭婷陪着一对母子匆匆进门 , 孩子已经高烧五天不退 , 妈妈也随后病倒 。 家里的大人都不在身边 , 着急无助之下 , 这位妈妈拨通了谭婷的电话 。
谭婷是一名职业陪诊师 , 也是依带陪诊的创始人 。
放下电话 , 谭婷两三口囫囵吃完了眼前的炒面就赶往医院 , 带着这对母子挂号、测核酸、做检查……直到夜里十点多 , 孩子终于挂上点滴 。 在谭婷的安抚下 , 哭闹的孩子逐渐归于平静 , 同样高烧不退的妈妈得以抽空下楼 , 返回急诊自己就医 。
近几年 , 出现了越来越多像谭婷这样的职业陪诊师 , 他们穿梭在医院之间 , 扮演着导游、跑腿、甚至是家属 。
「医生把我当成患者女儿」
陪诊师核心的工作之一是陪同就诊 , 在整个就医流程上都为患者提供帮助 , 包括但不仅限于提前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引导至诊间及检查室 , 甚至还可以接、送患者从家里到医院 。
从2016年起 , 北京陆续取消了22家市属大医院的现场放号 , 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制 。 随着信息时代的浪潮打来 , 直至今日 , 从挂号到检查到取药 , 就医的所有流程都需要通过电子产品完成 。 并且各家医院的设置还都有细微的差别 , 即使是年轻人 , 第一次来就诊时也会感到有些茫然 , 更不用说对电子产品不那么熟悉的老年人 。
安安陪诊的创始人姗姗说 , 在陪家里的老人看过病之后 , 切身地体会到了现代化医院里老年人看病有多不容易 , 随之萌生了做陪诊服务的想法 。 「现在医院都要通过网上预约挂号 , 这个环节就会有一些困难 ,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要提前操作 , 到了医院还要签到、扫码、缴费 。 」
文章图片
陪诊师陪同患者在医院就诊
图源:依带陪诊提供
陪同就诊的过程中 , 在医院内提供路线引导是陪诊员重要的工作之一 。
从听诊法、叩诊法的应用 , 到临床检验的出现 , 医学模式的巨大变化让现代医院的专业化分科越来越细 , 在医院建筑上则体现为更多的临床科室及辅助医疗部门 。 错综复杂的布局让就诊、检查来回的动线变得很长 。
而随着床位数的增加 , 医院建筑面积扩大的同时 , 不少医院都采取了垂直设计 , 在不同科室和检查室往返需要频繁上下楼 。
吴忧陪诊的陪诊师右右说 , 平时如果接到腿脚不是特别方便的老年人 , 可能就会让老人在原地休息 , 陪诊师上下楼完成缴费、预约等工作 , 需要做检查的时候再接老人去相应房间 。
为了能让患者的就医效率更高 , 陪诊员们上岗之前都会实地去医院实地了解布局 , 熟记各科室、检查室的具体方位 。 再加上各医院的就诊流程和布局都不尽相同 , 姗姗说 , 「一个陪诊员可能要花15~20天熟悉医院才能真正上岗 。 」
陪诊师的客户 , 不少是那些身处异乡的子女 , 因为无法亲自陪同 , 而请陪诊师带着年迈的父母看病 。 依带陪诊的谭婷不久前服务了一位阿姨 , 胃部手术后每周都需要去医院复诊 , 但女儿在省外工作 , 不方便频频回家 。
同时 , 因为女儿不希望妈妈知道自己的病情 , 谭婷不仅带着阿姨做检查 , 还在取到结果后独自和医生沟通 , 再转述给省外的女儿 。 「时间久了 , 那个医生还以为我是阿姨的女儿 。 」
也有一些独自看病的患者不想让家人担心 , 但又希望在脆弱的时刻拥有一份陪伴 。 谭婷遇到过一位40多岁的患者 , 「他担心自己身体不好 , 但又不想让家里人知道 , 所以就找了我们陪他 。 」
- 名贵春兰“集圆”,花型多变,香味扑鼻,历史悠久,新手也能养
- 家养此款花卉,花色娇艳迷人,开花一茬接一茬,新手也能养爆盆
- 此兰的市场保有量大,花色金黄,香味扑鼻,勤花勤草,新手也能养
- 好消息丨看病不怕忘带卡,窗口自助都好用
- 上海人才新政:专科生也能落户!
- 45岁阿姨轻断食晚餐晒圈火了,不将就不浪费,网友:照着做也能瘦
- 看病挂“专家号”还是“普通号”,它们有啥区别?
- 血压计也能更智能,送父母推荐这款云康宝智能彩屏血压计
- 除了吃药,运动也能降压?是真是假?一文为你解密
- 疫情期间,看病就医有哪些注意事项?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