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破难题( 二 )


作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 小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 涉及方方面面 。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 , 单靠街道自身力量 , 虽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在时效性和解决问题上大打折扣 , 十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 为疏通上述“堵点” , 忻府区立足街道现有辖区范围 , 广泛吸收、协调驻街道单位党(工)委共同组成街道大工委 , 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大工委书记 , 并采取了“兼职副书记+X”的模式 。 兼职副书记从驻区单位党(工)委委员中推荐产生 , 主要由辖区内单位党组织所属党(工)委党务工作者担任 , 同时 , 按照农村工作、城市工作和其他重点工作类别 , 实行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 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 , 协商解决辖区事务 , 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 目前 , 全区7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大工委 , 市、区两级61名党(工)委委员和党务工作者出任兼职委员 , 确立了沟通机制 , 形成了党建合力 。
建好“红色堡垒” , 打通基层服务梗阻 。 忻府区以加强小区党建为着力点 , 把党建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最基本、最微小的细胞中 , 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 ,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 。 以小区为单元 , 结合人口、面积和党员分布、物业管理、网格设置等情况 , 合理设置党支部(总支) , 并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多种形式 , 构建起动态调整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总支(支部)——小区党支部(总支)——楼栋党小组”五级联动组织体系 , 推动党建引领全覆盖;同时 , 充分考虑小区地理位置、小区规模、居民组成等实际情况 , 统筹推进小区党组织和业委会(物管会)直线贯通 , 探索建立了小区党组织和业主委员会(物管会)相融合的管理模式 , 一方面通过引进物业公司、聘请保安保洁、居民自治管理等方式 , 实现小区物业化管理;一方面全面推行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 由小区党组织书记兼任业主委员会主任 。 通过小区党组织强化指导 , 一大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望较高且热心小区治理的党员被吸纳进业主委员会 , 为小区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
搭稳“四梁八柱” , 强化融合共建机制 。 具体工作中 , 忻府区以小区党组织和业主委员会为主体 , 以物业企业服务为主线 , 构建起“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3位一体的联席分析研判会议制度 , 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 , 遇到特殊情况随时召开 , 商议小区管理中遇到的各类管道破损、墙皮脱落、停暖跑水等问题 , 协调解决各类邻里纠纷及业主与物业矛盾;坚持“三议一服务”工作模式 。 对小区物业维修基金使用审批、重要信息公开、盘活小区公共资源等居民关注的事项 , 采取小区党组织提议、联席会议商议、业主大会决议、物业和其他组织服务模式 , 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依法决策、科学实施 , 提升小区公共事务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 , 构建共商共建共治格局 , 使小区治理从“一言堂”变成“众人议”;不断完善自治共治和党组织领导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机制 , 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 , 打造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
打好集体经济“组合拳”
拾起弃耕“撂荒地” , 种下致富“幸福田” 。 三交镇针对区位优势不足、自然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多以资源资产租赁承包为主等问题 , 充分发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引导作用 , 把用足用好耕地资源作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关键所在 , 坚持项目引擎、科技支撑、服务保障 , 以“土地流转+撂荒地整治”为村集体经济主攻方向 , 引导群众转变观念 , 多路出击打好“组合拳” , 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 , 盘活土地资源 , 规模连片种植 , 让撂荒地逐渐变为“致富田” , 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断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