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腹泻”,也有可能是这3种“肠病”,一文学习下

小李最近 , 总感觉自己的肠道有些“不太对劲” 。
按理来说 , 排便异常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 分别是“便秘”和“拉肚子” 。 但小李的经历却很奇怪 , 前两天总是感觉“拉不出来” , 以为自己可能有便秘的症状 。 但过了几天 , 又突然开始“窜稀” , 完全不像是前两天刚便秘过 。
“医生 , 我这情况是不是得了肠息肉?”症状持续一个月的小李实在受不了 , 只能来医院肠道科化验检查 , 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长期“便秘+腹泻”,也有可能是这3种“肠病”,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时而“窜稀” , 时而“便秘” , 是不是得了肠息肉?
可能有些人也遇到过和小李类似的情况 , 便秘和窜稀的情况轮番着来 , 让人非常痛苦 。 而肠息肉又是最典型的肠道疾病 , 自然也会将这种现象和它联系在一起 。
从医学的角度看 , 时而“窜稀” , 时而“便秘”的情况 , 的确有可能是肠息肉引起的:
一方面 , 肠道息肉可能生长在肠道内壁 , 持续不断地对肠道产生刺激 , 促进蠕动 , 会导致拉肚子的情况出现;
另一方面 , 在排便过程中 , 肠道息肉也会成为“阻碍” , 导致出现排便困难等一系列类似便秘的问题 。
而根据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3个月胃肠诊断数据中 , 超过70%的肠道息肉患者 , 合并存在“便秘+腹泻”交替的情况 。 虽然这种情况和肠息肉有关 , 但却并不能代表就一定是肠息肉的症状 , 想要彻底确诊 , 依旧需要其他的有力的依据佐证 。
长期“便秘+腹泻”,也有可能是这3种“肠病”,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判断是否是肠息肉 , 这3种症状也很常见
第一种:粪便表面有血液附着
肠息肉的学名叫做大肠腺瘤 , 腺瘤的结构大多比较脆弱 , 在受到外力挤压时 , 很容易流出血液和黏液一类的物质 。
在排便的过程中 , 粪便对肠息肉造成压迫 , 导致腺瘤流血的情况产生 , 会导致粪便表面携带血液附着 。 这也是肠息肉典型的判断征兆之一 。
第二种:排便时伴随下腹疼痛
在肠道健康的前提下 , 不存在多余的病变组织 , 即便排便用力 , 肠道挤压 , 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 。
但如果肠道存在息肉症状的病变 , 在排便时下意识的用力 , 腺瘤就会被肠道组织挤压 , 导致疼痛的情况出现 。 这种疼痛感多是刺痛且间歇性的表现 , 长期出现类似情况 , 还请警惕 。
第三种:大便的形状发生改变
正常的粪便形状应该是长条状的 , 并且和肠道内腔的粗细相当 。 但如果发现一段时间的排便 , 总是有细小便 , 凹槽便一类不一样形状的大便出现 , 就要警惕是不是因为息肉压迫 , 导致大便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 一般来说 , 如果连续一周都是类似的情况 , 则高度怀疑存在息肉症状 , 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很重要 。
综上所述 , 虽然便秘+腹泻可能是肠息肉症状 , 但也要和这3种常见症状结合起来看 , 如果超过2项符合 , 肠息肉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
但是 , 如果单从便秘+腹泻的症状来看 , 有其他类型“肠病”存在的可能性 , 及时发现 , 趁早治疗 。
长期“便秘+腹泻”,也有可能是这3种“肠病”,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长期“便秘+腹泻” , 也有可能是这3种“肠病”
①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肠病的一种 , 属于青壮年高发的疾病之一 。 顾名思义 , 指的是患者的肠道非常敏感 , 很容易因为一些轻微的刺激产生症状 , 比如便秘和腹泻等 。
而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 , 可能是神经系统问题 , 也可能是器官病变存在 , 因此 , 如果出现长期“便秘+腹泻”的情况 , 尽早前往医院详细排查 , 对症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