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癌症来了也别慌,用温暖捍卫生活( 二 )



癌症|《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癌症来了也别慌,用温暖捍卫生活
文章图片

澎湃新闻:这是一本不怎么像科普的科普书 , 现在读者的反馈如何?
王兴:出版前我还有些担心 , 顾虑读者是否会更喜欢简单明了的一问一答医学科普 。 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 在网上 , 很多读者写了长长的读后感言 , 他们把自己憋在肚子里的话都说了出来 。 评论区更像是一个树洞 , 他们回忆自己的经历 , 写了自己的情绪变化 , 崩溃、抑郁、接受、开解 。 有的病患已经去世了 , 家属还有内疚等等情绪 。 这个过程是没人能代替的 , 大多数人都要慢慢走出来 。 我在书中写到“你要成为太阳 , 才能照亮你的月亮” , 我很庆幸自己选择这种暖心的写法 , 陪伴大家释怀过去 , 站稳脚跟 , 更轻松地迎接未来的生活 。
澎湃新闻:书中的第一部分是和一位病患家属的通信 , 沟通了整个看病的过程 。 病患家属在为父亲求医时 , 也有过对医生诊断方案的不信任 。 在职业生涯中 , 你是如何回应这种质疑的?
王兴:我是主治医师 , 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不信任 , 也能理解 。 一方面需要医生的自我调整 , 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符合指南的治疗方案告诉病人就可以 。 另一方面 , 特别是在门诊 , 你与病人交流的5分钟时间里前4分钟都是建立信任的 。 曾经有位病人找我 , 他的肺部片子的每个结节我都给他解说 , 比较了以往的变化 , 他看过不少医生 , 因为我这个举动 , 他成为了我的长期患者 。
澎湃新闻:病人往往对医生寄予了药到病除的期望 , 在你看来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当我们求医时 , 应该对医生持有怎样的预期?
王兴:从比较完美的角度而言 , 医生除了治疗的内容 , 还要包含陪伴、解释、安慰 。 但目前情况 , 大多数医生没法完成 , 而患者对科学的接受程度也没有那么高 。 医生通过技术解决部分问题 , 从本质上来说和其他技术工作没有那么大区别 。 而患者也容易为原材料买单 , 次选技术 。 就好比我们去餐厅吃饭 , 如果这道菜的原材料是进口的牛排 , 那我们可以接受高价格 , 如果是国内普通食材 , 虽然厨师烹饪得很美味 , 但我们就不能接受高价格 。 在临床上也是如此 , 如果器材很先进 , 病人就能接受 , 但如果医生判断是个软骨炎 , 病人就容易不买账 , 似乎你医生也没费什么劲啊 。 如果抱着这种心态 , 那就缺乏了对生命的敬畏 , 因为生命本来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 疾病也是这样 。
病人容易把成功归于自己的选择 , 把失败归于医生的失误和科学 。 疾病有治愈率 , 那就有失败的时候 。 比如肺癌有90%的治愈率 , 那就坦然生活 , 如果真的复发了 , 就再选择 , 而不是怀疑医生 。 当这种观念逐步被接纳的时候 , 医患关系才能更进一步 。
澎湃新闻:如今网络资讯发达 , 病患在求医前往往也会自己做一些查询 。 医生们是否也会头疼于病患的这种百度式“自我判断” , 应该如何在这其中找到平衡?
王兴:查询肯定是没有错的 , 但不要光看表面的东西 , 首先判断自己是什么性格风格的人 , 是“看什么信什么” , 还是“看什么就怀疑什么” 。 如果是前者 , 那你对网络信息的依赖就要克制一点 。 如果是批判性格的人 , 那可以尽量查全面一些 , 并且找权威地方咨询 , 尽量把医生的建议放在第一位 。 如果你去对应网络上的资讯 , 你总能对上几条 , 非常容易制造焦虑 。 越是让你产生焦虑的信息 , 越是不大正确的 。
澎湃新闻:我们应该怎么和医生沟通?既能清晰表达疑惑又能提高沟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