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专家解读“防疫新20条”: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受访专家: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采访人员牛雨蕾
11月11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宣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 其中 , 不再判断次密接、入境“7+3”改为“5+3”、取消中风险区等调整引发大众热议 。 该如何理解全新防疫措施?对普通人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和改变?我们特邀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 , 针对大众普遍关心的题目进行解读 。
优化海内防控尺度 , 做到全国一盘棋
从人群来看 , 《通知》主要对四类人群的治理做出了调整 。
公卫专家解读“防疫新20条”: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文章图片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先容:“这些调整措施都是基于目前对新冠奥密克戎毒株的熟悉做出的 , 是更科学、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 ”现阶段 , 在我国境内流行的毒株主要以BA.5序列为主 , 根据统计学规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从暴露到排毒的潜伏期 , 90%都在24小时左右 , 传染期多数情况下也都在5天之内 。 “固然偶然也有潜伏期和传染期超长的个例 , 但是我们不应该为了小概率事件把隔离期无限期延长 , 这是非常不值当的 。 ”谭晓东说 。 此外 , 严格限制做核酸的天数 , 也是基于病毒的特点:“绝大多数人3天就可以暴露出来 , 因此需要连做3天 , 而第5天的检查为终极核验 , 可以避免特殊情况的泛起 。 ”
公卫专家解读“防疫新20条”: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文章图片
从地区来看 , 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 。
公卫专家解读“防疫新20条”: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文章图片
谭晓东以为 , 规范区域治理政策 , 明确核酸检测的尺度 , 是为了避免以往泛起过的部门地区“层层加码”“政策不一致”“政策不同一”等情况:“过去的情况 , 一方面是因为部门地区的政策执行者对防控措施不自信 , 另一方面也确实没有制定全国同一的尺度 。 ”现阶段统一标准、规范措施 , 有利于做到全国上下一盘棋 , 打赢病毒“歼灭战” 。
精简入境管控措施 , 经济防疫两手抓
《通知》的第七条至第十条 , 重点精简了入境管控措施 。
公卫专家解读“防疫新20条”: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文章图片
谭晓东先容 , 疫情防控有三道防线 , 国际线、社区线、家庭线 。 “二十条措施”对入境管控措施的精简不是放松 , 只是在把握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科学探索 , 可以满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 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外向型经济 , 即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带动经济的发展 , 在充分了解病毒的情况下对入境管控措施进行科学的探索 , 是符合现阶段的现实情况的 。 “防疫也需要算经济账 , 我们要发展就仍要与国际接轨 , 要尽最大可能便利国际交流 。 ”谭晓东称:“但同时 , 相关举措也都是探索性质 , 并没有放松尺度 , 这就意味着我们既要稳经济 , 也要保安全 , 要尽量两手抓 。 ”
警惕“放开了”说法 , 对现阶段政策有耐心
针对相关举措 , 谭晓东以为 , 大家要警惕“放开了”等说法 , 更不能有报复性行为 , 仍是要尽可能地做好个人防护和社区防控 , 这一点非常枢纽 。 防疫政策有所改变 , 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在初期泛起一些反弹的情况 , 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将病例的反弹压缩到最低:“假如大家从心理上首先就放松了 , 很轻易导致反弹的加剧 , 因此一定要科学认识防控措施的调整 , 不能松懈 。 ”
“没有人能正确猜测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走向、结局、扫尾 , 此前一些专家有过猜测 , 但相关预判也都落空了 。 ”谭晓东称 。 未来是不确定的 , 但我们要相信 , 基于现阶段的健康卫生国情 , 目前采取“分步骤、稳妥为上、慢慢探索”的模式 , 一定是能让绝大部分人受益的 。 我们要有耐心、有决心信念 , 一步步地前进 , 相信可以收成最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