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身这种东西,吃起来到底安全吗?一文了解下

说到日本料理 , 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寿司和刺身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本料理店开张 , 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 但中老年人则兴趣平平 , 家住广州的刘女士表示 , 现在的自然环境恶化这么严重 , 没熟透的肉类可能会有细菌、病毒、或寄生虫 , 这样直接吃生肉不卫生吧?那么 , 刺身这一类生食的料理是否安全呢?
刺身这种东西,吃起来到底安全吗?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据媒体报道 , 深圳一名36岁女子腹痛、腹泻、发热 , 因担心去发热门诊看病会被隔离 , “坚持”三周后因高烧40摄氏度被家人紧急送院就医 , 这位患者入院时严重感染性休克 , 多器官系统衰竭 。
据悉 , 医生她的体内发现存在大量沙门氏菌感染 。 通过追问家属 , 发现患者嗜好吃寿司等生冷食物 , 此次发病前吃了大量寿司 。
沙门氏菌是食物中毒事件中比较常见的“元凶” , 我国每年约3亿人因沙门氏菌感染而患病 , 占病原菌食源性疾病总数的70%~80% 。 沙门氏菌一直是欧盟第二大常见的人畜共患病致病菌 , 在美国 , 沙门氏菌每年导致约120万种疾病、23000例住院治疗和450例死亡 。
什么是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类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 , 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 它们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 已发现的菌种超过两千种 , 其中有的对人致病 , 有的对动物致病 , 还有的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 沙门氏菌生命力顽强 , 在水和土壤中能存活2-3周 , 粪便中能存活1-2个月 , 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 , 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 , 但它不耐热 , 55℃1个小时或60℃10-20分钟就能杀死它 。 沙门氏菌家族庞大 , 能导致的疾病也很多 , 可引发胃肠炎型、类伤寒型、败血症型、感冒型和霍乱型食物中毒 , 主要症状以急性肠胃炎为主 , 伴有发热、发冷、恶心、头痛、全身乏力、腹泻、呕吐等症状 。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的食品有肉、蛋、奶、及其制品等 , 但因其不分解蛋白质 , 食物被污染后 , 味道和颜色也没什么变化 , 常常难以察觉 。 所有人都是沙门氏菌的易感人群 , 而小孩、老人和有免疫缺陷的人群 , 感染沙门氏菌后 , 更容易出现脱水、休克甚至菌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的情况 。
如何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1.在正规市场购买检疫合格的禽、畜、蛋类食品 , 降低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可能性;
2.冰箱储存食品时 , 做到生熟分开 , 厨房处理食物时 , 砧板、刀具也要做到生熟分开使用与存放 , 避免交叉污染;
3.不吃生食 , 尤其是肉蛋奶 , 一定要烧熟煮透;
4.饭前便后勤洗手 , 注重个人饮食卫生 。
刺身还能吃吗?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刺身主要是海鲜、河鲜、牛肉等等 。 很多人会认为海鲜里是没有寄生虫的 , 其实不然 , 很遗憾 , 其中也有寄生虫存在 。 最常见的是异尖线虫 , 在海鱼中甚至肉眼可见 , 据说黄海海捕鱼的幼虫携带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 但不必惊慌 , 相比陆地及淡水水域中的寄生虫 , 海鲜中寄生虫的风险要小很多 。
刺身这种东西,吃起来到底安全吗?一文了解下
文章图片
由于海水寄生虫在人体内无法完成生活史 , 对人体危害较轻 。
在生吃大国日本 , 异尖线虫的感染者不少 , 而真正的危害案例非常罕见 。 淡水的寄生虫要凶险的多 , 像血吸虫、肝吸虫之流 , 一不留神就能要人命 。 只要生吃过一次淡水鱼 , 就有感染肝吸虫的风险 , 惜命者不可不察 。 茹毛饮血的生食总是不太好的 , 海鲜勉强可以 , 河鲜、湖鲜以及狐仙都应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