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减损,这里有示范!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探访万亩示范区秋种现场:一台机械日播种500亩——
增产减损 , 这里有示范!
增产减损,这里有示范!
文章图片
增产减损,这里有示范!
文章图片
增产减损,这里有示范!
文章图片
增产减损,这里有示范!
文章图片
增产减损,这里有示范!
文章图片
增产减损,这里有示范!
文章图片
大型播种机在田间作业 。
驾驶员操控现代化设备 。 示范区种植各类优质品种 。
拍摄时间:11月1日拍摄地点:济南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拍摄内容:高标准农田秋种进行中
一望无际的田间 , 播种机来回穿梭 , 为来年春天的丰收种下希望 。
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济南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 , 秋收后的田埂上还能看到玉米秸秆的痕迹 。 今年春天 , 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 , 目前项目规划面积达1万亩 , 成为在济南乃至山东少有的大规模、高标准农田 , 也是2023年国际粮食增产减损大会的观摩项目和主会场 。
秋种的步伐加紧 , 有村民骑着三轮车到地头眺望 。 他们心中有对机械播种效率的惊叹 , 更有看着土地因高标准农田建设焕然一新的喜悦 。
大型设备进场实现粮食增产减损
“有一年我种下65亩不同品种的大豆试验田 , 收获后地里有残留的豆粒 , 好多村民把落在土里的豆粒像宝贝一样翻出来、捡回去 , 连已经被收割机打碎的叶子都捧回家喂牲口 。 老百姓是最希望土地被高效利用、粮食大丰收的!”
张彦兴来自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参建、运营方济南城市发展集团 , 是示范区种植北区的负责人 。 看着眼前近5000亩土地 , 他不禁回忆起自己从19岁开始从事农业工作到如今的种种变化——从靠人力摇摇晃晃播种的手扶播种机 , 到70匹马力的中小型播种机 , 再到如今耕播一体的220匹马力大型播种机;从抗病虫害能力差的单一品种 , 到育苗育种技术不断成熟 , 再到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增产……不变的 , 是百姓对土地深沉的感情 。
示范区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太平街道 , 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基地以东约2.7公里 , 规划范围北至太平街道边界 , 南至济太路 , 西至牧马河 , 东至庙新路 , 项目建设面积约1万亩 , 主要涉及哈叭沟、付家、东坡、西坡、秦二等村庄 。 张彦兴说 , 今年春天土地流转完成后 , 城发集团对土地进行了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 将那些原本被沟沟坎坎分割开的土地连成片 , 又将万亩良田科学划分成21个田方 , 更加便于大型设备施展拳脚 。 以正在田间作业的大型耕播一体设备为例 , 它在田间行进的时速超过15公里 , 每天能完成500亩的作业 。
“利用大型设备耕种、收割 , 不仅节省人力、物力成本 , 更重要的是能达到粮食增产减损的目的 。 ”张彦兴表示 , 播种机撒种均匀、深度适中 , 更有利于出苗、增产;秋收时示范区引进了德国进口的大型设备 , 共投入各类农机装备30台以上、运输车辆80余辆 , 实现玉米机收率100% , 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做到粮食减损5%左右 。 4个“国内领先”迈入农业4.0时代
增产减损,这里有示范!】“现在我们一边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 一边抓紧秋种 。 ”
藏在地下的种子正在悄悄萌芽 , 地上的建设一派火热 。 顺着济南城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瑞手指的方向望去 , 挖掘机、推土机正在作业 , 田边堆放着有机肥 。 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包括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科技推广等 。 这只是示范区走向现代化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