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健康焦虑”里的女孩:男朋友可以换,九价疫苗必须打( 三 )


九价代抢是最为普遍的“玩法” , 这其中既有通过技术手段约苗赚差价的“真黄牛” , 也不乏吃准群体焦虑穿着黄牛外衣的真骗子 。
社交平台上 , 搜索“九价疫苗” , 除了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普及之外 , 有经验的用户总会找到隐晦的“代抢” , 这也成为了“黄牛”党获利的渠道 。
饱受诟病的是“种草”这个环节 。 “种草”的套路是靠贩卖健康焦虑 , 再营造稀缺性加强焦虑 , 进行轮番轰炸炒作 。
在小红书上搜索“九价HPV疫苗” , 你可以找到超过32万条的笔记 。 成功预约九价与考研成功一样 , 都被博主们称为“上岸” 。
“给你打九价的男孩可以嫁了” , 这样的句子扑面而来 , 九价HPV疫苗成为各种秀恩爱故事里的标配 。
除了与爱情信物绑定身份 , 九价HPV疫苗还击中了很多年轻女性的健康焦虑 。
一是因为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 , 二是它与HPV病毒的持续感染直接相关 , 二者相加就变成了一句更能引发焦虑共情的话:
“姐妹们 , 不打HPV疫苗 , 患宫颈癌的风险就会很高哦 , 要打能打且只能打九价疫苗哟 。 ”
把HPV感染等同于得宫颈癌的恐吓营销 , 再加上“一苗难求”的焦虑 , 又进一步成功唤醒了姐妹们对癌症的恐惧 。
年轻女孩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 有些甚至认为男朋友或者老公不帮她预约打上 , 就是不爱她的表现 , 会有同学哭着向闺蜜吐槽 , 男友“卡里有一万多 , 就是不给我买九价” 。
在长期社交媒体的宣传下 , 在无数人心目中 , “打HPV疫苗”就默认和“打九价疫苗”划上了等号 。
整个产业链环环相扣且分工明确 , 各司其职 , 各得其利 , 成功把九价HPV疫苗推到了HPV疫苗的“天花板” , 就客观而言 , 实际上二价、四价已经基本满足需求了 , 定期筛查才是王道 。
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里 , 疫苗也就这样成了时髦的消费品 , 甚至伴生出等级森严的鄙视链 。
我们离“HPV疫苗自由”还有多远?
疫苗这个领域 , 多年来始终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 四大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赛诺菲、默沙东、辉瑞合计占据了全球疫苗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 。 HPV疫苗也不例外 。
上游集中程度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技术要求、高研发投入带来高进入壁垒与护城河 , 且疫苗的上市需要获得牌照 , 这又人为设置了进入门槛 。
HPV疫苗的产能扩张 , 受限于三个因素:资金投入、建设周期、产能持续扩大 。
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与人才 , 也需要一定周期的建设 , 仅仅是产能开始释放到爬坡至规划量产就需要较长周期 。
特别是疫苗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物制品 , DNA检测和疫苗免疫原性检测繁琐复杂 , 后期还要有多批次的临床试验与效果反馈 , 跑通整个流程 , 过程往往需要数年数十年之久 。
这也是为什么截止目前 , 国内都没有九价HPV的疫苗的原因之一 , 毕竟我们布局得太晚了 。
值得庆幸的是 , 国内的疫苗生产商们 , 也在积极入局 。
2019年12月30日 , 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 批准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二价HPV疫苗馨可宁上市 , 成为我国首个国产HPV疫苗 。
这款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二价HPV疫苗 , 与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和GSK的二价HPV疫苗一样 , 从研发到上市 , 也经历了漫长的10余年 , 从价格层面来说 , 国产疫苗单价比进口疫苗低了近一半 。
2020年4月 , 万泰生物顺势登陆上交所主板 , 上市首日股价即大涨44% , 之后更是录得了26个连续涨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