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近日 , 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暨第九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在广州成功举行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 , 钟南山、姚新生、吴以岭、高天明、张运、于金明、贾伟平等众多两院院士及海内外医学专家学者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会 , 围绕“络病理论原创结合现代科技 践行守正创新促进中西融合”主题 , 展现中医络病理论科技创新转化成果、探讨中医药守正创新对推动中西医融合的重要意义 。 多位院士专家对于中医药在防治呼吸道疾病中的重要价值 , 给出高度评价 。
△ 大会现场
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 , 通过近40年来的努力 , 系统构建了“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 , 对多种难治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其中“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连花清瘟于201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作为“三方三药”的代表之一 , 连花清瘟为国内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通过线上方式发表致辞
开幕式上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黄璐琦院士在视频致辞中表示 , 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 , 近年来在吴以岭院士的带领下 , 在理论创新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 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 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 , 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未病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的机制 , 形成了覆盖了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的方案 , 为落实动态清零的方针 , 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中医药全程参与全球疫情防控 , 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 。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表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致辞表示 , 不管西医研究还是中医研究 , 最终能证明这个药的技术、方法是有效的、安全的 , 就是科学的、可信的、可以推广的 。 中医药的创新除了基础研究 , 还总结几千年来的理论经验及实践经验 , 通过提炼、创新出一些新的方药 , 再到临床去实践 , 确认有效再回到基础研究 。 吴院士团队研发的连花清瘟汲取了历代名方 , 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 , 并在抗击疫情中真正发挥了作用 。 同时 , 希望吴以岭院士团队对络病学的研究更加深远 , 促进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共同发展 , 为加快中西医融合做出新的贡献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徐庆锋局长在致辞中提到 , 中医络病学在理论创新、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研发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 。 尤其是近两年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连花清瘟胶囊在应对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发挥了中医药重大优势 。
在院士论坛环节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作题为《络》的学术报告 , 分享了气络、脉络以及络病证治在学术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 。 据吴以岭院士介绍 , “络”指络脉 , 络脉细小 , 纵横交错 , 网络全身 , “络脉”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 。 古人提出“久病入络” , 就是把病程较长、疼痛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统称络病 , 包括现在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并发症等重大疾病 , 而今提出的“新病入络”则包括了外感温热病引起的流感、新冠肺炎等等 , 由此可见“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疑难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 。
- 大咖做客横琴“红茶会”,揭开肺癌诊疗“科技哨兵”的神秘面纱
- 年轻人如何避免精神内耗?81岁“院士诗人”这样说
- 造就“一门四院士”佳话,98岁的他仍坚持每周给病人查房
- 钟南山院士:我们有信心把中医药做得更好
- 多位院士线上线下齐聚第十八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甲状腺|“热汤变毒汤”,多名院士联合呼吁:喝一口等于钢丝球“刮甲状腺”,趁早忌口
- 高血脂不能吃肉?90岁院士坦言:要想血脂健康,2样食物要少吃
- 今天,这位“75后”院士上任武大副校长
- 牙齿|怎样才能治痔疮?教你3个小妙招,治疗和预防痔疮,双管齐下
- “生命医学·院士高峰论坛”在衡举办,院士专家共商生命医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