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年随访研究:每天多吃1.1份红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2%

红肉在营养学中指的红肉 。 红肉中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 。 2017年10月27日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 。 如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 , 红肉(摄入)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 很多人都听说过“红肉不健康”的说法 , 对其有所忌惮 。 那么红肉到底对我们人体有什么影响呢?
12.5年随访研究:每天多吃1.1份红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2%
文章图片
近日 ,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旗下期刊《动脉硬化 , 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学》(ATVB)的研究 , 首次研究了动物源性食物(简称ASF)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 , 提出了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以及传统途径(如血胆固醇 , 血压和血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介导作用 。
12.5年随访研究:每天多吃1.1份红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2%
文章图片
一、研究背景
动物源食品(ASFs) , 包括未加工的红肉、加工肉类、鱼、家禽和鸡蛋 , 是许多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 这些不同的食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影响已经被广泛研究 , 但仍存在争议 。
肠道微生物生成的ASF代谢物包括三甲胺N-氧化物(TMAO) , 由膳食L-肉碱(几乎只在红肉中丰富)和胆碱(存在于多种ASF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生 。 L-肉碱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也产生2个中间体γ-丁基甜菜碱和巴豆豆甜菜碱 , 每个中间体都可以进一步转化为TMAO 。 有研究认为 , TMAO及其肠道微生物生成的中间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介导了ASF的消耗对ASCVD的影响 。 然而 , 没有研究评估这一假设 。
12.5年随访研究:每天多吃1.1份红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2%
文章图片
作者研究了不同ASF与ASCVD发生的前瞻性关联 , 以及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三甲胺N-氧化物、l-肉碱衍生的中间体γ-丁基甜菜碱和巴豆碱以及传统的ASCVD风险途径的潜在介导 。
二、研究方法
1.研究人群
该团队调查了一项始于1989年的美国心血管健康研究 , 参与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 , 63.5%为女性 。 每6个月 , 经过培训的人员通过电话检查评估参与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病史和其他与健康相关的表型 。
2.饮食习惯的评估(暴露量)
作者关注了与ASCVD显著相关的食物 , 包括加工肉类、未加工红肉和鱼类 。 在之前对一般中年人群进行的荟萃分析中 , 作者关注了与ASCVD显著相关的食物 , 包括加工肉类、未加工红肉和鱼类 。 作者假设加工肉类和未加工红肉消费与ASCVD发病率呈正相关 , 这些关联部分由血浆TMAO相关代谢物水平介导;鱼类与ASCVD呈负相关 。 在探索性分析中 , 作者研究了二次膳食暴露 , 包括总肉类(即未加工红肉和加工肉类)、家禽、蛋中的总ASF与ASCVD的关系 。 在研究开始时以及1995年至1996年期间回答了两份经过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 , 以了解他们通常的饮食习惯 , 包括红肉、加工肉、鱼、家禽和鸡蛋的摄入频率 。
3.血浆TMAO相关代谢物(介质)的评价
12.5年随访研究:每天多吃1.1份红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22%】作者主要通过采集空腹血样研究了TMAO及其来自膳食l-肉碱、γ-丁基甜菜碱和巴豆豆甜菜碱的2种中间肠道微生物依赖代谢物的联合介导 。 还探索了每个TMAO相关代谢物的路径特异性介导关联 , 以及每个营养前体(即胆碱、甜菜碱和肉碱)的血浆水平的介导 。
膳食暴露、肠道微生物生成的三甲胺N-氧化物(TMAO)相关代谢物(介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概念图
三、结果
1.研究人群特征
参与者中 , 平均(SD)年龄为72.9岁 , 大多数为女性(63.5%) , 12.0%为非白人 。 研究发现活动量少、普遍患有糖尿病 , 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较低的吸烟男性未加工红肉摄入量较高 。 在鱼类摄入量上观察到相反的模式 , 摄入量更高的参与者更有可能是女性、从不吸烟或曾经吸烟 , 受教育程度更高 , 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