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明白中药方剂的科学内涵( 二 )


这是张卫东一年中难得的休息时间 , 但疫情就是命令 , 他不假思索 , 放下电话 , 立即通知团队成员结束休假、赶回实验室 。
他带领课题组“泡”在实验室里4个多月 , 完成了“清肺排毒汤”的工艺质量及作用机理研究 , 在国际期刊上陆续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 向世界发出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安全有效的声音;设计出“清肺排毒汤”工艺参数的标准共享给所有药厂 , 确保药品的质量 。
张卫东团队的研究显示 , 从分子水平上看 , “清肺排毒汤”口服后的12个入血成分可通过作用于与新冠肺炎密切相关的55个靶点 , 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其中4种化合物和7个靶点是“清肺排毒汤”发挥效用的关键分子 。
张卫东说 , 没有几十年的科研积累 , 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能拿出准确、可靠的药效评价数据 。
后来 , “清肺排毒汤”成为抗击疫情中中医药通过临床筛选出的有效方剂“三药三方”之一 ,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在多年的中药复方研制中 , 张卫东坚持用药理分析和临床疗效的科学数据说话 。 他始终认为 , 传统中药方剂里蕴含着科学内涵 , 运用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是能够解析清楚的 。 “比如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白细胞降低 , 中医会开补肾的药给患者服用 , 我们在筛选补肾的中药时发现 , 其中的成分的确促进了白细胞的增加 。 白细胞来自骨髓 , 这不正是中医所说的‘肾主骨生髓’嘛 。 ”他说 。
并非学中医出身的张卫东 , 更加注重学习和运用中医理论 。 “西药对准靶点来寻找筛选药物 , 而中医药是从有疗效的药物中找到靶点 。 ”张卫东说 , 虽然这两种药物研制的实现路径不同 , 但科学解析药物机理的方法是共通的 。
如何让临床医生信任中药、用准中药、用好中药?张卫东以为 , 最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和严格把控药品质量 。 为此 , 他创新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群的辨识技术 , 用系统生物学与网络生物学相结合的技术解析作用机制 。 他还建立了生产全过程自动控制技术保障用药质量 , 以及和医院合作开展国际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 , 清晰临床定位 。
用张卫东的话讲 , 中医药的守正创新 , 就是守疗效之正、创药物之新 , 守中医理论之正、创生物机理之新 。
奖掖后学 , 将传统中药发扬光大
每天早上8点 , 张卫东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 。 在他的日程表里 , 没有双休日 , 没有可以止步的科研项目 。 他习惯把要做的事项写在一张小纸条上 , 贴在办公室电脑上 , 每天都要梳理一遍 , 确保百无一漏 。 不管工作再忙、会议再多 , 他都每隔一天跑一次5公里 , 速度不逊于团队里的年轻人 , 刮风下雨雷打不动坚持了十几年 。
弟子田赛赛说 , 团队成员和学生们对张卫东又敬又爱又有些怕 , 敬仰他的学术风范 , 佩服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超强自律 , 爱他对学生的悉心栽培 , 也害怕因为自己不认真对待科研 , 受到他严厉的训话 。
田赛赛本科时因为听了张卫东讲授的《中药化学》绪论 , 决定报考张卫东的研究生 。 “听张老师讲课前 , 我对中医药的认识还停留在花白长胡子的老中医坐诊把脉、望闻问切开方子 , 当时觉得中药怎么能国际化呢?”田赛赛说 , 是张老师启发了他对中医药的科学探索兴趣 。
治学严谨的张卫东经常有奇思妙想 。 有一次 , 他们在研究提炼蛤蟆耳后分泌的毒浆蟾酥 , 却发现养殖场送来的蛤蟆可供提炼的蟾酥很少 。 “为什么野生的蛤蟆能产生大量的蟾酥而养殖的就很少?”张卫东想到了蟾酥是蛤蟆用来保命的 , 当生命受到的威胁加剧 , 蟾酥的量也会飙升 。 于是 , 他建议养殖场放一笼蛇到养蛤蟆的地方 。 果然奏效 , 在这笼子蛇的“威胁”下 , 蛤蟆产生了大量蟾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