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胡巨成河南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人员杨晶晶通讯员符浩
8月11日早上 , 采访人员在淮滨县期思镇垚淼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500亩连片种植基地看到 , 这边 , 一群白鹭在层层叠叠的芡实叶子上“打闹嬉戏” , 好不欢快;那边数十名采摘工人们正开心地采摘、脱粒、冲洗、筛选、装运芡实 , 田间地头忙个不停 。
文章图片
“我这每天雇佣30多名工人 , 他们工资180元一天 。 今年我种了500亩多芡实 , 预计产量是17万斤左右 , 再刨去工资等费用 , 我每亩地大概利润是3000元左右 , 总利润是150万元左右 。 ”淮滨县垚淼芡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向阳告诉采访人员 。
芡实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 , 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 多生于池沼、湖塘等浅水之中 , 当地人们又称芡实为“鸡头米” 。 芡实全身都是宝 , 根是一种补品 , 可以煲汤食用 , 叶子、杆子和剥下来的芡实壳既可以作为生物燃料也可以加工有机肥料 。
淮滨县沟塘、湖泊面积大 , 内涝灾害严重 , 低洼田块盈利入不敷出 , 农民不愿意种 。 早在1962年 , 当地发现祁湖里的芡实 , 不但“淹不死” , 且市场紧俏 , 于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 , 通过不断地改良技术 , 如今芡实已成为淮滨特色农产品 。
文章图片
芡实还让当地群众体验到了在家里“上班”的幸福 。
“我在家里实现了就业 , 还能带孩子 , 每月可以拿6000多块 , 我很高兴 。 ”淮滨县洪楼村村村民易善勇说 。
“这个就是鸡头米的颗壁 , 咱们今年呢 , 鸡头米是个大丰收 , 通过直播的形式呢 , 来让外地的老乡能够吃到咱家乡的土特产 , 吃到咱鸡头米 , 也特别感谢大家 , 然后我们购物呢 , 就点击视频下方的购物车下单......”
采访人员在现场还看到 , 当地的网红们还将直播搬到了交易市场、芡实塘边 。 他们用视觉冲击、现场体验 , 吸引了一大批粉丝选购芡实 。
文章图片
“我来自河南郑州刚才我尝了一颗 , 特别香甜软糯 , 我就决定买50斤 , 送给我的家人朋友和亲戚 , 让他们一起来尝一尝淮滨美食 。 ”来自郑州市的游客张雨帆说道 。
“通过线上、线下交易 , 每天芡实交易量在6万斤以上 , 已销售芡实70万余斤 。 芡实产业带动了淮滨县多层次村民群体就业 , 开启了增收新模式 , 催生了特色新农人、物流快递员、网络直播带货达人等新职业 , 带动多名群体增收致富 。 ”淮滨县政府副县长、期思镇党委书记张伟说 。
【“水中人参”——淮滨五万亩芡实进入采摘旺季】“县里成立了芡实产业“党建联盟+产业联盟” , 通过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 , 走“工厂+农场+市场”同步运行 ,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 推动全县芡实产业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 。 ”张伟讲道 。
据了解 , 截至目前 , 当地的芡实产业 , 已链接农户3600余户 , 每户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 , 形成了芡实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 吸纳了5万多名农村劳动力从事该产业 , 产品销往豫、皖、江、浙、沪等地 。
文章图片
- 别总羡慕“别人家孩子”,做对这8件事,你也可以养出优秀的娃
- 经常“染发”会致癌,到底是真是假,研究结果公布,不妨看看
- 乳腺癌不再是“绝症”!这5种错误观念,很多人还不知道
- 人人都说沂蒙好丨走进沂蒙精神厉家寨纪念馆:乡村振兴厉家寨“好例”不断
- 快递员坚持吃“花生米”养胃,半年后身体出现了什么变化,看看吧
- 娃的一场感冒,“老母亲”开始审视健康问题,重视免疫力培养
- 陕西新增本土“1+2”!一地紧急寻人,去过火锅店!
- 山楂|七月半,鬼乱窜?睡觉遭遇“鬼压床”,到底是玄学,还是科学?
- 明天进三九,记得叮嘱家人“3吃3不吃3不做”,平稳度过数九寒天
- “啡”常有话丨德宏咖啡馆:以家乡之名,让咖啡之梦在申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