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现代人到年纪的不能工作了 , 这个叫做“退休” 。 古代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 只要身体能干得动 , 那就一直干下去 。 当然了当官就不一样了 , 他们是可以退休的 , 但他们的退休也不叫退休 。 他们文雅一点 , 叫做“致仕” 。
武将解甲归田 , 文官告老还乡 , 这是古代官员“致仕”的常态 。 而且大部分的官员退休之后 , 不管大官儿小官儿 , 文臣武将 , 基本都会选择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 , 回到那个幼时的家乡 。 很少有滞留在当地不回的 , 这其中主要是传统观念在影响着他们 。
文章图片
【古代宰相告老、将军卸甲之后,和当地县令谁大?你可能猜不到】首先就是“落叶归根”的思想 , 他们都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 但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 中国的官员制度都是流官制 。 通俗一点将就是官员不可在家乡本地为官 , 甚至在汉熹平四年(175年)还出台了“三互法” , 也就是“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 。
官员不但不得在家乡做官 , 也不允许去自己妻子家乡佐官 , 更不能去相邻的两个州郡当官 。 因此那些官员们 , 自考上进士后就是在外地 。 古代交通不便 , 许多人自做官后就没怎么回过家 , 要一直等到“致仕”才能回家 。
经年不回家乡 , 自是无比的思念 , 唐朝诗人贺知章就曾做过“少小离家老大回”来感叹自己的思乡之情 。 那么问题来了 , 大家都知道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 。 一个县有县令 , 一个府有知府 。
文章图片
那么当那些原本在朝中是大佬的官员回乡 , 如战功赫赫的大将军 , 如正一品的宰相回乡的话 。 自然品级是比一个小小的县令要高的 , 那么这时候 , 在家乡到底是县令大还是这回乡的高官大呢?
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猜的 , 因为它很复杂 。 理性的回答是县令大 , 因为将军宰相告老还乡之后自然是卸去了官职的 , 就只是一个平民百姓而已 。 正儿八经的按照品阶来说 , 自然是县令大 。 可放在现实情况中 , 却是这些已经卸去的官职的高官和话语权更大 。
文章图片
首先是将军 , 一般来说将军都是有爵位再身的 。 虽说非军功不封爵 , 但一旦封爵就是几代流传 。 将门之身多出自于勋贵人家 , 这是历朝历代的铁律 。 他们才是一个朝代的基础 , 因此将军卸甲虽说是卸甲 , 但带着爵位卸甲就不算平民了 , 也没谁敢惹 。
二是宰相等高品官员归乡 , 他们倒是不可能有爵位 , 明清以前也都确实是脱去了官身成为白身 。 但他们在朝中既然能做到宰相之位 , 人脉自然是盘根错节 。 在朝中门生故吏众多 , 官场上影响力之大 , 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可以比较的 。
文章图片
而且能够安然致仕的官员大多与皇帝都是有些交情的 , 在天子之前有面子 , 更不是一个县令能够得罪的起得 。 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这些官员的家族子孙也定是受到了高官的庇佑 , 他背后的家族也不是可以得罪的 。
更不用说在明清之后 , 官员致仕都会被皇帝加上虚衔 , 或是加散官衔致仕 。 比如说某部侍郎致仕 , 皇帝一般给他再添上一品 , 加封太子太傅或者是太子太保再让他致仕 。 这样可以让他致仕后的待遇更高一节 , 拿着这样的正一品虚衔 , 岂是一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可以得罪的 。
- 古人怎么过七夕、古代直男送啥礼?登上哆啦A羊的时光机!
- 痔疮肉球自古以来就难消除,古代人是怎么治痔疮的?
- 燕窝是怎么从古代的皇家贡品,变成如今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 失眠|古代人治痔疮有多野?这6种方法千万别学
- 古代人说的“蒙汗药”,配方原来随手可得,小孩子都能制造
- 健脾|脾虚生痰百病起,古代中医留下的小妙方,一个字或能轻松健脾
- 金帐汗国桦皮书:俄罗斯出土的古代文物,讲述蒙古母亲送儿子参军的故事
- 宋朝人就喝上了冰镇“奶茶”,古代的冰从哪里来的?
- 医学|“癌症”是西医叫法,那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什么?仅1字,很耳熟
- “癌症”是西医叫法,那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仅1字,很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