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两万,才能健身自由?( 三 )



来源:《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
此外 , 值得注意的是 , 健身房用户对社交人脉的需求下降明显 , 从2020年的30.1%下降至2021 年的16.7% 。 团课合照、健身打卡等各类型品牌社群活动早已为健身赋予丰富的社交属性 , 但以社交人脉为目的的用户健身频率并不稳定 。 社交带来的兴奋感褪去 , 健身行为终究需落实到健身效果上 。

来源:《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
这带来了健身房用户分层更为明显的特征 。 具体体现在核心爱好者、高消费人群、初学爱好者的用户画像更加清晰 。
▍找准目标受众 , 匹配服务
目标消费者划分的清晰化对于视「健身行业为长赛道」的品牌是件好事 。 它为品牌想要触达的群体肖像提供了更明晰的指引 , 并为能持续向目标群体提供品牌价值创造了基础 。
比如拉伸、普拉提馆的兴起 , 切中了具体画像明显的目标客户 。 疗愈冥想馆的用户 , 和攀岩、搏击等用户的画像已经十分清晰并且差异正在拉大 。 ?????????????????????
而根据威尔仕健身对外披露的会员画像显示 , 其会员年龄多为30-40岁 , 在运动品牌方面对安德玛、迪卡侬情有独钟 , 偏好葡萄酒、啤酒及国产白酒 。 因此 , 威尔仕健身更多围绕平台化、社交化、赋能化等优化用户体验 , 并多以群体性户外运动运营会员社群 。
▍找准时机 , 适时破圈
同时 , 目标群体划分的清晰化对于品牌间的跨界联名也提供了依据 。 「健身与咖啡」、「团操与飞盘等群体运动」、「私教与网球等个体运动」都是品牌间社群破圈的底层逻辑 。
外星人与乐刻、Athlectic Greens与lululemon、Therabody与OneFit、Wagas与超级猩猩...诸多品牌跨界都是基于对已有目标群体的深刻理解 , 根据用户喜好的交叉性向外延展 , 与合作品牌形成社群资源的互换 。

来源:Therabody
进一步来说 ,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好事 。 在更高概率寻找到志趣相投的玩友同时 , 也很有可能在「行业标准与精英品牌的跨界」中收获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 如同优衣库每年规律与J.W Andersen、Jil Sander等设计师品牌联名 , 为更广泛群体提供文化、设计等品牌价值下更经济的选择 。
毕竟 , 喜欢一件事 , 相比较全情的精力与时间投入 , 财务能力或许是最不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