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认不得家人,父亲38岁因同样的病去世,这种可怕的健忘近日陷入学术造假风波……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张冰清
近日 , 《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详尽的调查报告 , 称过去近20年中被引用最多的一项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的关键靶点要素可能涉嫌造假 。
据了解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神经学家SylvainLesné2006年在Nature发表了一篇开创性论文 , 在后来的十余年内对阿尔茨海默症β淀粉样蛋白假说研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 该假说认为脑组织中的Aβ(β淀粉样蛋白)斑块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
如今 , 这篇论文被质疑涉嫌造假 , 舆论一片哗然 。 不少报道甚至称 , 全球阿尔兹海默病长达16年的研究被颠覆 。
此次造假事件 , 真的会对阿尔兹海默病的研究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吗?如今该病的研究又有哪些新进展?钱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陶青青 , 请她做出专业的解读 。
30多岁认不得家人,父亲38岁因同样的病去世,这种可怕的健忘近日陷入学术造假风波……
文章图片
30多岁认不得家人,父亲38岁因同样的病去世,这种可怕的健忘近日陷入学术造假风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风靡多年的β淀粉样蛋白假说就此彻底颠覆了吗?是否令数十年AD研究前功尽弃?
早在1984年 , β淀粉样蛋白(Aβ)就被鉴定出来是组成大脑内淀粉样斑块的主要成分 。 随后数十年间 , 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集中在Aβ形成过程中关键的蛋白 , 包括了APP、PSEN1、PSEN2、BACE1等 。 遗传学研究发现APP、PSEN1、PSEN2基因突变会导致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 。 可以说 , β淀粉样蛋白学说是一个被广泛接受并久经考验的学说 。
2018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提出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框架诊断标准也将Aβ作为一个核心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 多年来 , 一些独立的研究小组确实发现可溶性Aβ或寡聚体会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并导致实验动物认知水平下降 。
SylvainLesné在2006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论文发现了一种全新的Aβ寡聚体-Aβ*56 , 认为Aβ*56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尽管目前报道该论文存在造假 , 但Aβ*56只是β淀粉样蛋白学说机制中的一小部分 , 并不能推翻或者说颠覆这一学说 。 并且这十几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其他发病机制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 , 不能简单地说这十几年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都前功尽弃了 。
·涉假论文对AD领域的研究和治疗会有什么影响?
近十几年来 , 也有研究者质疑β淀粉样蛋白学说 , 比如发现在阿尔茨海默病起病前10-20年β淀粉样蛋白就已经在人脑内沉积 , 并且Aβ的沉积和认知水平的下降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 。 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者认为Aβ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主要起“开关”的作用 , 而其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病理如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神经炎症才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直接“元凶” 。 Aβ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非直接”作用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Aβ为靶点的药物临床试验基本都失败了 。
唯一在临床Ⅲ期研究中可能有效的药物aducanumab(美国百健公司)受到了FDA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咨询委员会(PeripheralandCentralNervousSystemDrugsAdvisoryCommittee)的质疑 。 这次的论文造假将会给以Aβ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和试验蒙上不小的阴影 。
30多岁认不得家人,父亲38岁因同样的病去世,这种可怕的健忘近日陷入学术造假风波……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关于阿尔海默病的治疗是否有新进展?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研究热点是疾病的修饰治疗 。
这十几年出现了20多种针对β-分泌酶、γ-分泌酶、神经炎症或tau蛋白等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重要靶点的药物 , 但是无一例外都没有通过Ⅲ期临床试验 。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 首先是临床试验入选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所处疾病阶段不够早 , 有些患者神经元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 药物已经无法逆转这样的变化;其次目前的实验动物模型还不能完全模拟人体内的环境 , 所以在实验动物身上有效并不能代表在人体内也有效 。 但是我们相信 , 随着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 阿尔茨海默病一定会被人类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