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清徐县杨房村:文旅融合促振兴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整齐排列的日光节能温室 , 挂满枝头的西梅、甜李 , 还有正在抓紧施工的“三街五院”改造工地——走进清徐县孟封镇杨房村 , 在浓郁的食醋香味中 , 处处让人感受到生机与活力 。
作为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之一 , 已经有千年酿醋史的杨房村 , 近年来立足发展食醋特色配套产业 , 以“农业现代化、环境生态化、乡村景区化、村庄社区化”为目标 , 围绕“醋产业集聚区、醋文化旅游区、设施农业示范区”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 建成了集田园功能、智能示范、旅游采摘、文化赋能、三产融合为一体的千亩城郊农业示范区 , 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
“菜鸟”变成老把式
7月19日下午 , 阴有小雨 。 在村南的温室里 , 村民杨永东趁着天气凉爽在整理黄瓜秧苗 。 黄瓜秧已经一人高了 , 大拇指粗的小黄瓜顶花带刺 , 含羞地“躲”在绿叶后 。 这是杨永东承包的3座温室之一 。
“有了农业专家的指导和现代化的温室设施设备 , 现在种菜比以前轻松多了 。 ”今年34岁的杨永东几年前在企业上班 , 对于搞种植 , 他以前根本没有想过 。 “一是传统大田种菜既辛苦又挣得不多 。 二是没技术 。 ”小杨说 。
2020年 , 杨房村启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温室)建设” , 集中流转土地 ,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设施农业 , 建成28座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 。 “除了三四座温室是以前种大田菜的老把式承包外 , 其他都是像我这样的新手 。 ”小杨讲 , 为了扶持杨房村发展设施农业 , 县农业农村局聘请了农业专家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 碰到紧急情况 , 还可以和专家视频 , 隔空问诊 。
太原市清徐县杨房村:文旅融合促振兴】如今 , 杨房村温室装上了智能操作系统 , 即便是远隔千里 , 用手机也能了解温室情况、操控设备 。 “今年村里又新建了104座温室 , 我申请了5座 , 准备大干一次 。 ”小杨说 , 有了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农业专家的悉心指导 , “菜鸟”也能成为种菜的好把式 。
围绕“醋”字做文章
自古酿醋数山西 , 追根溯源在清徐 。 清徐是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 , 而核心区域就在杨房村所在的孟封镇周边 。 走进杨房村 , 醋的身影、醋的味道无处不在——街巷两边 , 居民房屋的外立面彩绘着山西老陈醋从高粱种植、原料加工到食醋酿制、晾晒、销售等过程 。 而空气中不时飘过食醋的香味 。
“醋是杨房村最大的特色和重要的经济支柱 。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刚虎说 , 全国最大的老陈醋生产企业——水塔醋业就在杨房村 。 围绕老陈醋 , 杨房村已经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条 , 有村民种植老陈醋所需的高粱 , 有村民在水塔醋业上班 , 还有村民兴办企业生产食醋包装器皿 , 有村民开货车运输老陈醋 。 “可以说 , 杨房村大多数村民的营生都和老陈醋有关 , 服务做好醋文章就是解决了全村人的腰包问题 。 ”李刚虎笑着说 。
“每天都有全国各地到水塔醋业订货的外地人 。 要是村子脏乱差 , 不光丢杨房、孟封的脸 , 也丢清徐、太原的脸 。 人居环境必须要美 。 ”李刚虎说 , 结合乡村旅游规划 , 杨房村加强了公共设施建设 , 年内将完成雨污分流管网铺设、供水管网改造、弱电入地、街道硬化、立面改造、亮化、绿化、美化 , 还将新建醋文化广场 , 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 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把中国醋都的招牌映衬得更亮、更美 。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走进村内 , 施工队正在进行致富路的特色路街改造工程 , 木制的牌楼已经矗立在路口 , “致富”二字清晰可见 , 路两侧的民居外立面披上了一层黄色的稻草漆 , 新铺的青石路面搭配灰砖、木框 , 平添出一份厚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