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 , 什么是阴暑呢?这个主要是与阳暑相对应的 。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张景岳指出 , 所谓阴暑 , 是“因暑而受寒者也” , 不过对此张景岳还深化了阴暑的两个方面 , 第一个是“畏暑贪凉、不避寒气” , 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头痛 , 无汗恶寒 , 身形拘急 , 肢体酸疼等证”;第二个是“不慎口腹、过食生冷” , 主要临床表现有“呕吐、泻痢、腹痛等证” 。 而对于阳暑 , 张景岳指出 , “阳暑者 , 乃因暑而受热者也 。 在仲景即谓之中暍” 。 总体来说 , 阴暑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疾病 , 它是夏季外感寒邪和/或内伤生冷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 既不同于中暑之类的热证;由于它存在身倦胸闷 , 呕吐泄泻等伤湿表现 , 又不同于伤寒 。
对于方中君药香薷 , 明代医学家缪希雍指出 , 香薷“辛散温通 , 故能解寒郁之暑气” , “辛温通气 , 则能和中解表”;近代医学家蔡陆仙指出 , “香薷宣行皮肤之水 , 力有专长 , 故为暑日表散之特药”;现代中医学家蒲辅周指出 , “香薷味辛微温芳香 , 专长祛暑利水 , 为祛暑之良药” 。 而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 ,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 如冬月之用麻黄”一句 , 让后世诸多医家产生了误解 , 认为香薷发汗之力堪比麻黄 , 实际上 , 香薷虽能发汗 , 但是却是寓祛暑行水于解表之中 , 诚如近代名医蔡陆仙所说 , “麻黄发汗之力峻 , 殊非香薷可望其项背者也” 。
香薷散自问世以来 , 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 , 并在此基础上或加减化裁 , 或衍化新方 , 用于湿盛 , 有清代名医汪昂的五物香薷饮、六味香薷饮;用于寒湿两盛 , 有清代名医张璐的消暑十全散 , 清代名医沈金鳌的消暑十全饮;用于兼有气虚 , 有宋代医家王璆的十味香薷饮 , 明代医家秦景明的家秘香薷饮 , 清代医家程钟龄的四味香薷饮;用于暑热证 , 有清代医家汪昂的四味香薷饮 , 明代医家秦景明的加味香薷饮 , 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新加香薷饮;兼有咳嗽 , 有明代医家秦景明的十味香薷饮;用于疟疾 , 有明代医家王肯堂的加味香薷饮 , 清代医家孟河的加味香薷饮……不一而足 。
对于香薷散的服用方法 , 《局方》所述为“水肿沉冷” , 而后李时珍说 , “其性温 , 不可热饮 , 反致吐逆 , 饮者惟宜冷服 , 则无格拒之患” 。 不过后世医家逐渐探索发现 , 其实冷服和热服都各有各的道理 。 如用于治疗暑湿外感 , 呕逆较甚 , 小便不利 , 宜冷服 , 以助其下行之性能;如果用于治疗外感表证明显 , 湿滞较轻的 , 宜温服 , 以助其辛温发散之力[1
。
对于香薷散的临床用途 , 《医方发挥》指出 , “凡见恶寒、发热、头痛、脉浮之表证 , 又见胸闷腹痛、吐泻之伤湿症状者 , 可不拘夏月均能使用”[2
。 香薷散的临床作用 , 的确是非同寻常的 , 诚如《局方》所载 , “连吃二服 , 立有神效” 。 不过需要记住的是 , 香薷散是为夏月乘凉饮冷 , 外感风寒 , 内伤于湿而设 , 所以香薷散的功效也主要集中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 但是需要记住的是 , 表虚有汗 , 或者中暑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 , 不宜使用 。 清代医家薛生白认为“不可用以治不夹寒湿之暑热也” 。
香薷散的临床运用相对比较集中 , 比如用于治疗阴暑 , 倦怠 , 过劳中暑以及高热 , 流行性感冒 , 妥泰致不良反应等疾病[1
。 另外 , 现代临床中 , 香薷散可用于治疗夏季流行性感冒 , 急性细菌性痢疾 , 急性胃肠炎 , 暑温证[3
。 但对于全方君药香薷 , 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 香薷不仅具有药用价值 , 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香薷入复方用药时 , 都可治疗因暑湿或暑温引起的呕吐、泄泻、发热等 , 或复感外寒导致的头身痛、无力、恶寒等症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