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从肝癌早筛到全病程延展 精准攻克临床痛点
7月10日 , 第14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4届华夏肝脏病学联盟年会召开 , 会上重磅宣布 , 由和瑞基因主导执行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筛查项目(PreCar)II期正式启动 , 项目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红教授牵头 , 国内近20家医院参与 , 聚焦临床痛点 , 服务临床需求 , 开启从肝癌早筛到全病程的延展 , 以科研带动临床转化和技术产出 , 让“一切肿瘤实现早诊早治”的梦想照进现实 。
文章插图
PreCar项目II期:聚焦临床痛点 , 以高性能、实用性构建全病程管理模式
据透露 , PreCar项目II期拟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 , 基于cfDNA的液体活检技术 , 联合影像学、血清学及其他临床指标 , 深入验证cfDNA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在肝脏结节良恶性鉴别方面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 以期为未来建立肝结节的最佳管理策略提供新手段 , 更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 提高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 。
和瑞基因认为 , 技术不能脱离临床 , 除了打磨产品性能 , 需要有闭环的临床应用场景 , 临床要能依据产品做出切实有效的干预和调整 。 所以PreCar项目无论Ⅰ期还是Ⅱ期 , 如何将技术研究纳入临床应用 , 一直是他们着重思考的问题 。 在第14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期间 , 在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办、福建和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肝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全国多中心项目方案”研讨会上 , 项目参与单位的众多专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 , 对PreCar项目II期的开展及落地建言献策 。
据了解 , 我国肝癌的发病特点大多遵循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 , 肝硬化常伴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各类结节 , 所以对结节良恶性的精准诊断是治疗肝癌的重要环节 。 不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出 , 目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血清学方法 , 实际的检出率较低 , 多依赖于术后病理鉴定 。 而影像学方法对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不能综合、全面分析小肝癌及不典型肝癌特征 , 检出早期肝癌的敏感度差 , 仅有47% 。 对于部分不具备典型影像学特征的结节 , 影像学检查也无法鉴定 。
所以 , 借助cfDNA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 , PreCar项目组对健康人群(CTRL)、肝硬化(LC)及肝细胞癌(HCC)患者的cfDNA基因组特征进行了分析 , 构建了肝细胞癌早期筛查模型 , 不但可精准检出极早期和早期肝细胞癌 , 对肝脏结节良恶性也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 由此可见 , 若能进一步利用基于cfDNA的液体活检技术对肝结节进行鉴别诊断 , 既可以实现对高度疑似病人的分层筛查 , 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后续病理诊断的肝癌检出率 , 实现精准诊疗 。
PreCar项目II期的正式启动 , 预示着将从肝癌早筛扩展到全病程 , 结合临床实现更大突破 。 相信随着和瑞基因将NGS大数据和临床研究结合 , PreCar项目II期检测量不断增长 , 早筛方案的临床性能将在更大维度上进行自我迭代 , 不断夯实优势 。
PreCar项目:三年磨剑 , 从到1 , 持续助力打造“肿瘤早筛中国方案”
回顾PreCar项目的初衷 , 由于全世界一半左右的肝癌发生在中国 , 肝癌的五年总生存率目前仅为14.1% , 70%—80%的患者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 , 早筛早诊早治迫在眉睫 。 一般而言 , 肿瘤早筛产品的开发需要四个阶段 , 即实验技术构建、回顾建模、前瞻验证和产业落地 。 正因为无论证据力度还是数据结果都强于回顾性研究 , 多中心、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在早筛产品的开发及准入中极其关键 。
- 克星|颈椎病的克星:聊聊颈椎那些事,让颈椎病从此和你说拜拜!
- 疫情防控,从“心”开始!天津市心理援助热线增席接听您的来电
- 今年45岁的吴青峰是一名老师|体内有癌,睡眠先知,医生提醒:身体出现3种异常,或是肝癌上身
- 从卧床不起到自由站立活动|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落户贵州两年 分级诊疗造福更多老年患者
- 疫苗|戴口罩真的很重要!流调人员:佩戴口罩不科学,风险等级则从严判断
- 中医专家告诉你:从人体经络角度分析,守住“五扇门”,可以解决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些健康困扰
- 红豆|多家医院联合声明:停止食用“1种面”,或是肝癌的加速器,尽量少碰
- 养肝护肝|养肝就是“续命”!肝癌最怕3种食物,遇到不妨多吃一点
- 医院走廊里站着一对夫妻|夫妻二人相继确诊肝癌!医生:排骨怎能和“它”一起炖,伤肝不浅
- 红糖|适合女人常喝的五红粥,天冷喝一碗,从头暖到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