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示范项目“入乡随俗”

本文转自:半月谈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支撑 。 在青海省玉树市新寨街道代格村 , 搞了12年的科技示范项目没能发挥实效 , 群众满意度不高 。 问题出在哪里?半月谈采访人员对此进行了实地调查 。
科技示范村科技成色不足
代格村距玉树市主城区10余公里 。 作为地震灾后重建的4个示范点之一 , 这个村重建伊始即以“科技示范点”为特色 。 12年后 , 半月谈采访人员来到这里 , 发现示范效果与重建设想存在一定差距 。
让科技示范项目“入乡随俗”
文章图片
代格村入口处的“科技示范村”标牌范培珅摄
在代格村东头 , 几间房屋内外积满泥沙、垃圾 , 间或可见废弃的储存罐 。 看到一间屋内墙上悬挂的标牌才知道 , 这是代格村牧民集中定居点沼气联户集中供气工程的“枢纽”所在 。
村民回忆 , 这里原是给各家各户供应沼气的地方 , 可是落成没几年就停运了 。 半月谈采访人员在部分村民家发现 , 厨房还留有沼气管道 。
代格村周边分布着18座挂有“科技引领示范温室”标牌的温室 , 而今不少处于闲置状态 , 还有五六座成了花店的库房 , 温室设备早已锈迹斑斑 。
“村里温室刚建成时 , 有外派技术员指导 , 种的辣椒、西红柿长得都不错 , 收入分红也挺可观 。 几年后 , 技术指导少了 , 村民还没掌握温室种植技术 , 温室便没人种了 。 ”代格村党支部书记格来达杰说 。
让科技示范项目“入乡随俗”
文章图片
这是3月17日拍摄的代格村智能温室范培珅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 村民家安装的太阳能采暖设备也已无法使用 。 “管道频繁爆裂 , 水漏得满屋都是 , 还怎么用?”代格村一位村民说 , 去年村里已把设备全部拆除 , 给大家换了新屋顶 。
代格村备有60kW双模式光伏发电系统 , 现在光伏发电系统设备虽然还能用 , 但只有部分设备通着电 。 “‘谁用免费的 , 谁用收费的’让大家吵个没完 , 只好全部用收费电 。 ”格来达杰说 。
让科技示范项目“入乡随俗”】为何难达到预期效果
立项不严谨 , 规划欠考虑 。 “当时村干部承诺有充足的牛粪 , 科技厅根据财险投保数据 , 估测了一下村里牲畜的存栏量 , 就决定上马沼气项目 。 ”曾参与代格村科技示范项目建设的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负责人回忆 , 没想到代格村村民的牛越养越少 , 牛粪压根儿不够沼气站使用 , 想从外面运马粪来也有困难 。
这类疏于考虑当地实际的决策 , 让示范项目有些“水土不服”:搞设施蔬菜种植基地 , 忽视高原环境的特殊限制因素 , 对村民口味偏好也缺乏了解;估计村民用电需求的时候 , 没考虑到大功率电器会用得越来越多……
群众“用不明白” , 村两委“管不清楚” 。 代格村科技示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 , 曾对村民组织过专门培训 , 但项目移交后 , 后续维护指导没能跟上 。 结果 , 受过培训的村民不少外出务工 , 留在村里的村民年纪偏大 , 往往不明白如何使用项目设备 。 对于设备受损甚至丢失 , 村两委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 村两委对管护项目设备完全不上心 , 他们感到遗憾 。 格来达杰则表示 , 村里没有人会维修那些精密设备 , 他们向上级反映多次 , 只等来“了解情况”的人 , 却没等来解决问题的人 。
群众不理解 , 接受度较低 。 代格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 对新科技新事物缺乏理解能力 。 项目设备发生故障后 , 村民出现抵触情绪 , 要求换回他们熟悉的设备 。 此外 , 分担项目设备维护必要费用一事 , 也很难取得村民的一致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