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仪仗队的机构
宋代设有太常礼院这一机构负责日常礼仪 , 但皇家仪仗队却并不由太常礼院管辖 。 《宋史》载:"军战卤簿 , 皆由兵部掌之 。 太仆寺作辅 , 分天子行驾事 。 按照流程 , 若遇天子出行 , 应由太常礼院、兵部以及太仆寺联合讨论 。 由太常礼院首先按照皇帝出行的目的决定出行仪仗的规模、礼仪 。 具体的执行则由兵部和太仆寺商讨决定并执行 。 这三个机构在宋代包揽了皇家仪仗队 , 形成互相牵制互相配合的局面 。
文章图片
皇帝出行
两宋仪仗队的编制与礼仪
两宋时期的仪仗队皆由京城禁军所组成 , 因此尽是精锐 , 完全担当的起仪仗这个排面 。 按照宋代的礼仪规定 , 卤簿中的所有舆服均为昂贵的缂丝绣衣 , 时人谓之为"绣衣卤簿" 。 由此可见 ,
宋对卤簿、对皇威可以说十分重视 ,
不惜耗巨资为其配置昂贵的衣饰来显示宋的强大 。 在仪仗的旗帜方面 , 仪仗队拥有有摄提旗、北斗旗、二十八星宿旗、十二辰旗等二十一面 。
皇帝出行的最高礼仪"大驾"中 , 卤簿中的马步仪队共使用一万一千二百二十二人 , 宣和时期的队伍人数更是达到了两万零六十一人 。 当时的京城禁军人数也不过十万人左右 , 拿出五分之一来 , 足可见宋代皇家仪仗队的豪华与强盛 , 也侧面表示"我大宋国富兵强" , 威慑外国使臣 , 使其不敢侵犯 , 减少军队压力 。
同时宋廷还专门设立了卤簿使、仪仗使来管理仪仗队列 。 每逢正时 , 即摆兵架卒 , 宣扬大宋国威 。 可惜的是 , 尽管宋有着豪华的阵容与优秀的配置 , 但宋在真正的军事方面却是弱项 。
宋代卤簿的队伍组成
宋代的卤簿队伍最前方为指南车 , 是正确方向的象征 。 其次是旗队 , 举旗代表国家与帝王 。
太常前部鼓吹队负责行进游行的奏乐任务 。 之后的是引驾十二重 , 顾名思义是引导护卫御驾的十二辆战车 。 皇帝的车驾居正中 , 司徒车队、御史大夫车队、兵部尚书车队等车队排在龙辇后方 。 由清游队、朱雀队等禁卫部队殿后 。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
《宋史》中就有关于这一段排列的描述:"卤簿之仪 , 兹以车指南 , 然后旌旗 , 鼓乐行于道而十二重车引卫 。 龙辇居正中 , 司徒、大夫等星拱曜日 , 以清游、朱雀尾之 。 如此的盛大礼节 , 一方面能使人民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 大宋国力强盛 , 有外敌来犯即击破之 。 二来让外国势力明白大宋并非任人拿捏之辈 , 是"秀肌肉"之举 。 若单单显示皇室威仪 , 其实并不需要如此场面 。 如此复杂的军队、礼乐结合体 , 其目的也一定多样 。
承明而自优的清代卤簿制度
努尔哈赤自十一副盔甲起兵之后 , 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领土的扩大 ,
对文化礼仪方面也开始重视 。 而他们对于礼仪并没有汉族这样深厚的底蕴 ,
于是将明代汉人的制度先抄袭过来 , 再进行自己的优化和改变 。
文章图片
八旗
由"加黄盖"到《皇明会典》
努尔哈赤虽然对汉族的礼仪不甚通晓 , 但也知道帝王加有华盖 。
因此出行时"加黄盖 ,
铭鼓
奏乐 , 以彰圣威 。 同时积极学习 , 至皇太极即位改后金国号为"清"之时 , 在登基大典上已经"具法驾 , 设卤簿" 。 此后的6年时间里 , 清制定了属于自己的礼法收录于《皇明会典》之中 。 规定了皇帝、亲王、大臣等各级的卤簿规格 。
- 体检|“癌症”是西医称呼,在中医盛行的古代叫啥?只1字,很耳熟
-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活人在墓穴中还能活多久?你可能想象不到
- 为什么皇家子嗣夭折率还是那么高?
- 蒙古草原几乎没有树木竹子,古代游牧民族用什么制作弓箭?
- 古代优秀青年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 古代第一奇毒“鹤顶红”是什么,为什么被称为鹤顶红?
- 来自古代世界的四个神秘发现会让你大吃一惊
- 在古代,冰糖葫芦原来是治病良药
- 古代是怎么称呼癌症的?得了癌症只有等死吗?古代人如何治疗的?
- 孙思邈|药王孙思邈的长寿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