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代餐食品或成食品安全新战场

近年来 ,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人们对健康的饮食生活和身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具有低热量、易饱腹、高纤维等特征的代餐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 近期 , 国内多家媒体集中关注代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 关注点集中在代餐食品的营养、功能、安全性等方面 , 代餐食品行业或成为食品安全新战场 。 然而 , 目前代餐食品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规范管理 。
代餐市场快速发展
代餐食品行业将迎来新发展春天 。 据不完全统计 , 从2020年以来 , 轻食代餐市场投融资事件超过20起 , 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 , 其中包括王饱饱、ffit8、鲨鱼菲特等代餐食品品牌 。 目前 , 代餐食品主要包括奶昔、鸡胸、全麦面包、麦片、能量棒、控卡正餐等品类 。 随着代餐食品种类的不断丰富 , 市场的消费力得到充分释放 , 但国内代餐市场规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 , 因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
【宣传|代餐食品或成食品安全新战场】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 , 2017年至2020年 , 我国代餐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 , 年复合增长率接近70% 。 去年我国代餐市场规模超过470亿元 , 预计今年将达到920亿元 , 明年将增至1300亿元 。
市场快速增长 , 吸引大量资本涌入 。 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 , 即使是在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资本投向代餐行业的热度仍然不减 , 共发生19起融资事件 , 融资金额近10亿元 。 在资本促动下 , 新兴代餐企业、品牌扎堆出现 , 2019年我国代餐品牌为2837个 , 到2020年则增加到3540个 。
据艾媒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将达924.3亿元 , 预计2022年将达1321.8亿元 。 数据显示 , 46.9%消费者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购买代餐食品 , 而商超、专卖店、代购也是消费者主要购买渠道之一 。 由于消费者多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群体 , 因此商家可以借助小红书、抖音、快手、知乎、B站等内容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内容宣发 , 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心智 。
“从目前来看 , 国内代餐市场仍处在高速成长阶段 , 消费者对代餐产品需求也在从单一到细分多元化发展 。 平衡现代人便捷与健康的双重追求 , 饱腹与功能性代餐正在引领行业增长的方向 。 ”北京营养源研究所何梅教授表示 。
市场存在诸多乱象
目前 , 代餐食品市场存在一些问题 , 如代餐食品品类混杂 , 有的消费者认为吃任何食物都可以替代日常饮食 , 算作代餐;市场存在“夸大宣传”的情况 , 很多食品如西式糕点、饼干、鸡胸肉等等 , 既没有控制产品总热量 , 也不能提供多种营养 , 也称为代餐食品 。
在电商平台上 , 代餐食品种类繁多、价格多样 , 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 , 部分食品销售火热 , 但也有消费者质疑食品安全问题和宣传真实性 。 为迎合消费者减肥需求 , 很多饮料喜欢以“0糖0脂0卡”“低糖低脂低热量”为广告语 , 代餐食品同样如此 。
据了解 , 目前许多代餐食品不使用蔗糖 , 而是使用三氯蔗糖 。 而三氯蔗糖属于人工代糖 , 到目前为止 , 科学界尚未对代糖的健康风险达成共识 , 但有临床观察发现长期食用三氯蔗糖对胰岛素敏感度有影响 , 不鼓励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人工代糖饮料 。
五花八门的代餐食品 , 有的“假冒大牌” , 有的连热量表等基本信息都没有 , 质量堪忧 。 在线上售卖时 , 商家往往极力宣传神奇的减肥效果 , 号称可以完全替代食物食用 , 这种夸大宣传可能会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构成虚假广告、虚假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