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必读!转发大吉! 南怀瑾吃肉的故事

这个故事来自千善的一对朋友,他们是一个拥有一家很棒的茶馆的夫妇 。夫君姓王 。他们的茶馆里,有很多老式的家具,静心布置的花花草草,以及一个调皮的喜欢乱爬的老乌龟,长期以来,那是个有些文艺情怀的企业家,商人,以及有点雅好的人的聚集之所 。现在我的家里,还放着他们送我的紫砂杯子和桔普 。说实话,这个桔普味道第一次喝还行,后来喝喝一般,但是他们茶馆里的陈年熟普确实相当好 。每次去我都会请求泡上一杯熟普 。不管是不是带有糯米味 。
南怀瑾的故事是王太太讲的,那天我们每个人吹上一段,我们吹到传统文化,谈这个话题怎么会没有南怀瑾呢?然后我就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



【新年必读!转发大吉! 南怀瑾吃肉的故事】王先生有个某一线城市的居士朋友,在当地的佛教界和传统文化界,活动能力还行,到了什么程度呢,到了南怀瑾大师到上海来,他负责接待并且陪着吃饭的程度 。至于是他还是她,我记不清楚,也不关心 。总之他们和南怀瑾一起吃饭了,开始点菜了 。
他点了一个菜,其他陪着的人也点了一个菜,当然大家都是点素菜,要知道他们可是很有修行的人 。几个菜点完,要请南怀瑾大师点菜了 。他们以期待,崇拜,仰视的目光看着南怀瑾大师 。大家知道,南怀瑾大师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做做开示 。
南大师手持菜谱,以般若和慈悲的手掌翻动纸张以,智慧和深邃的眼光凝视了菜品图片,以柔和和浑厚的梵音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怎么不点几个肉呢?”
然后,南怀瑾老师怀着勇猛精进的品德,正直圆融的气魄,饱含着普度众生,继往开来的情怀,大点特点,连续点了几个肉 。并且带头动筷,欢天喜地的大吃起来 。
这个居士深感失望 。失望到即使到了山东的同修面前,仍然谈及此事,想不到堂堂的南怀瑾大师居然连吃素都做不到!从此,他再也不崇拜南怀瑾大师了,也不主动接待南怀瑾大师了 。他怅然若失 。
这种失望我相当理解的 。就是原以为的冰清玉洁的女孩居然是个坐台小姐,原以为最大爱好是弹钢琴的他,接触之后发现最大爱好是打麻将和抽烟 。
几年前,千善认识了一个很有风度和内涵的心理医生,他博学多才,举止优雅,在我们的心理医生小聚会上,我们一起唱歌,他先唱了一首《爱情买卖》,接着来一首《水浒传》主题曲,我至今还记得他那完全跑调但是美妙无比的旋律: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啊,恩呀嗯呀依儿呀!而且,偶尔还有几点唾沫星喷出来,撒发出钻石般的光泽 。带有梦幻般的色彩 。
南怀瑾的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没有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去考证 。我的朋友是个诚实的人 。但是不管如何,这绝对是个很有代表性的现象,就是对于我们修行人而言,大师只会在两个地方: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地方 。遥远的过去是指我们总是觉得死了的人才是大师,印光大师,虚云大师,慧能大师 。遥远的地方就是台湾的南怀瑾大师 。新加坡的净空大师等等 。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只有足够的遥远,我们才有机会和理由把他们完美化 。我们才可以不顾一切现实地,肆无忌惮的把他们理解成我们希望的样子 。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缺乏包容和接纳的能力 。
比如说,印光大师吃饭有个习惯,为了节俭,他吃完就伸出长长的舌头把碗舔一遍 。你是否真正喜欢这个习惯?如果你不信,那么改天你请我吃饭,我舔给你看 。你是不是真的十分尊敬和喜爱这个行为?如果是,那么最好,如果不是,那么你究竟为何崇拜印光大师,你要看清楚,你是不是犯了过度追求完美的毛病?
客观说,南环瑾是什么人?千善的评价是:一个博学而且自我修行很高的人 。就这样而已 。没有别的 。这意味着在我眼里,他挑食,吃肉和吃素,抽不抽烟,喝不喝酒,都无关紧要的 。睡觉打不打呼噜,是早睡早起还是喜欢熬夜,也无关紧要的 。对于南老,我经常私下和同修说,我就没崇拜过他 。从来没有,因为在我出家生涯中,我见过很多同样水准的人 。同样高度的人 。这一点引发了一些争论,他们觉得我过于傲慢,这个请听我讲一下 。我仅仅是尊敬他,把他当做一个老师去学习而已 。
判断一个人的修行程度,要通过一些细节看,是可以慢慢看出来的 。那么在我个人看来,我出家生涯中遇到不少法师并不在南怀瑾之下 。那么为什么这些法师不出名?因为他们不具备博学这一点 。这些法师有些是炒菜的,有些是寺院开车的,记账的 。他们不可能出名,因为除了修行外,他们的特长是炒菜和开车,不是做学问 。而南怀瑾的特长,恰好是做学问,他善于学习和写书 。如果你能真正理解这一点,你就不会走入盲目的崇拜之中 。
同样的,两个出家人,都开悟了,一个是文盲,一个是文学硕士毕业当过主持人的,都出来弘扬佛法,肯定是当过主持人的出名,因为他讲的精彩 。但是如果你能把内心放平,去掉自以为是,你有个真正意义上的疑惑,你单独请教两个人,你会发现他们给你的答案是一样的 。都能指导你的人生 。唯一的不同是,当过主持人的法师给你讲忍辱的时候,会讲韩信胯下的故事,张良桥下拾起鞋子的故事,会讲佛陀割肉喂老鹰的故事,而这个文盲可能就干巴巴几句话 。但是你会发现,如果你最缺少的是忍辱,他们的主题一定都是给你讲忍辱,因为他们的高度其实是一样的 。同样的,这个当过主持人的写写书就会很出名 。
当我们在这里崇拜南怀瑾的时候,南怀瑾的一个学生正在台湾这么想:其实还是大陆高人多啊!他们肯定长着白白的长胡子隐居在深山老林,或者街头卖菜呢!我们什么时候离开南老去大陆参学一番,聆听高人的指点!据说有个老太太都几十年辟谷不吃饭了,我们的老师其实就是写写书,没啥实修啊 。
我们都把眼光投向天边,投向坟墓去苦苦寻找大师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到底大师在哪里呢?
我们体现出来的根本不是真诚的求法精神,而是在现实面前的脆弱和逃避,只能证明我们欠缺面对现实的勇气 。真正要命的是,佛法恰恰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积累 。慧能大师的教诲,真正有指导意义的可能还不是“菩提本无树”这四句偈 。
而是下面四句: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佛法就是生活,离开生活求佛法,你就是找兔子头上的角,兔子头上有角吗,兔子头上没有角 。六祖的意思就是说,离开生活你就是盲修瞎练 。啥也得不到 。
南怀瑾他就是点了几个肉,这就是现实,就是生活,你看得惯就看,看不惯也得看,那么多著作摆在那里,你有疑惑,人家能解答你,这就是大师 。这是真实的站在你面前的大师,你就是不接受,非得去寻找心中那个吃素的南环瑾,你找得到吗?
 
本文向黄石地区的同修们致敬 。怀玉出来弘法的时候,是个23岁的小姑娘,早早丧父,早早辍学,你们作为他的同学,同乡,大家一块长大,居然能做到跟着她修学佛法,不去看她身上作为平凡的人的很多缺点,这是多么罕见的品质 。即使在佛陀时代,也有很多人觉得他无非就是那个叛逆的太子而不去请教他 。因为佛陀成道时候也还年轻 。黄石一行,千善感触最深的不是某个老人家打坐身体一下子好了,也而不是某个人由于打观音七端正了观念,而是我今生有幸能看到一个这样的现象,这其实是个奇迹 。
但愿新的一年,我们都能从这个现象中受益,也许我们处理好身边的事情之后,远大和庄严的未来才有个顺利的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