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湖南湖北的湖:“湖广填四川”,为什么说来自湖北麻城孝感的最多?

【划分湖南湖北的湖:“湖广填四川”,为什么说来自湖北麻城孝感的最多?】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湖广填四川”这个说道,它是指发生在清朝时期以湖广行省为主的老百姓大规模向四川移民以填补该地区人口极度凋敝的群体迁徙行为划分湖南湖北的湖 。虽说除了“湖广”以外,还有江西、福建、两广等十多个其他省份,但是湖广人最多,所以历史上仍习惯叫作“湖广填四川” 。

划分湖南湖北的湖:“湖广填四川”,为什么说来自湖北麻城孝感的最多?

文章插图
“湖广”最早是元朝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老百姓嫌麻烦,就简称“湖广行中书省”、“湖广行省”、“湖广省”或干脆叫“湖广”,这些简称在清朝仍在沿用,不过清朝设湖广总督(又称两湖总督),把元朝、明朝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湖广行省”以洞庭湖为界划分为湖南、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区域,但是统一由湖广总督管辖,驻节武昌府 。
很多人一看见“湖广”两字,马上联想到“两广”,其实到了明、清两朝,“湖广”与广东、广西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历史上的“湖广行省”这个称呼人们还习惯沿用,所以最高长官自然而然就叫“湖广总督” 。
那么,为什么要组织湖广行省为主的十多个省份的老百姓大规模地去“填充”四川省呢?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元、明、清三朝,特别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个阶段,四川出现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乱以及后来的瘟疫、疾病等灾害让四川人口极度减少,需要补缺和“填充” 。
“湖广填四川”人口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 。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什么原因呢?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在古代的条件下,麻城是进入四川盆地的最佳路线 。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 。
早在元朝末年的红巾军农民起义将领——湖北随州人明玉珍率领十几万湖北籍农民军及大量失去土地的湖北籍农民进入四川 。明玉珍属于红巾军南方徐寿辉这一支系的重要将领 。后来明玉珍率军攻入四川,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他建立的“大夏”政权经过两世9年后被朱元璋所灭,他带入四川的人中就有很多是麻城人 。
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个先天优势: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历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量的麻城移民入川 。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 。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 。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 。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 。四川南川县(今属重庆南川区)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设四个乡,明成化年间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内)为多。
详情见拙作:
“湖广填四川”之浴血重生
:///i6478045151863243277/
欢迎交流敬请关注“山色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