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赏析 苍茫云海间的上一句

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出自唐代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邑 , 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 , 叹息未应闲 。
译文及注释

译文注释赏析 苍茫云海间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 , 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 , 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 , 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 , 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 , 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 , 哀愁叹息 , 大概也没停歇 。
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 , 属横吹曲辞 , 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
天山:即祁连山 。在今甘肃、新疆之间 , 连绵数干里 。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 , 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 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 , 吹过玉门关 。
下:指出兵 。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 , 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 窥伺 , 侵扰 。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 , 湖因青色而得名 。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 。戍客:征人也 。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色:一作“边邑” 。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 , 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
赏析

译文注释赏析 苍茫云海间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关山月》 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 , 属于 “鼓角横吹曲” , 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 。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 , 但笔法独到 , 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 。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 , 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 , 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
“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 , 将“诗题”一一化出 。“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 , 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 。“月” , 出于天山云雾间 , 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 。“风” , 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 , 犹如虎啸狼嗥 , 吹遍玉门关内关外 , 气势多么庞大 , 异域何其粗犷 。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明月依旧、关隘依旧 , 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 。没完没了的战争 , 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 , 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 , 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 。”在写景的基础上 , 抒发出“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的主旨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 诗人引用典故 , 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 。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 , 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 , 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 。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 。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 。那无奈的开怀痛饮 , 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 。此种痛苦的心情 , 惟有一醉解之 。
“戍客望边邑 ,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 叹息未应闲 。”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 , 思念家乡 , 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 , 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 , 在此苍茫月夜 , 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 。“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 , 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 , 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 。所见的景象如此 , 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 。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 , 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 , 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 , 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 , 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 , 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 。在这样的矛盾面前 , 诗人 , 征人 , 乃至读者 , 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 。这种渴望 , 诗中没有直接说出 , 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 , 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 , 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风光 , 戍卒的遭遇 , 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 开头的描写都是为后面的做渲染和铺垫 , 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离人思妇之情 , 在一班诗人笔下 , 往往写得纤弱与过于愁苦 , 与之相适应 , 境界也往往狭窄 。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引发这种感情 。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 , 才会如此下笔 。综观全诗 , 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 , 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 。如果说李白的诗大多用“月”“旅”“酒”来排泄个人的愤懑的话 , 那么 , 这首写关山月的诗 , 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 。此诗气势博大 , 意境深远 , 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
创作背景

译文注释赏析 苍茫云海间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这首诗是李白在看见征战的场景后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时所作 。
参考资料:完善
1、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 , 1988:342-344
2、余恕诚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3:236-237

译文注释赏析 苍茫云海间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译文注释赏析 苍茫云海间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译文注释赏析 苍茫云海间的上一句】李白(701年-762年)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又号“谪仙人” ,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被后人誉为“诗仙” ,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 , 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 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 , 爱饮酒作诗 , 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 , 有《李太白集》传世 ,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