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经典句子

报任安书经典句子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行文大量运用典故,用排比的句式一气呵成,对偶、引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穿插其中,气势宏伟 。这篇文章对后世了解司马迁的生活,理解他的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报任安书 句子翻译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译文:人固然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比鸿毛还轻,(这就是)所以使用生命的不同了!2.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译文:通过这件事得知,勇敢与胆怯,是当时所处的形势所逼迫的,强大与懦弱是根据自己外在的表现决定的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
译文: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牢狱之中,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译文: 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 。
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译文:此书)已经起草,尚未完成,就碰上这桩祸事,惋惜它没有写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 。
史记报任安书中的名句史记报任安书中的一句名句叫“或重于泰山,或... 《报任安书》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魏其(jī),大将也,衣(yī)赭(zhě)衣,关三木 。
B.暴(bào)肌肤,受榜箠(chuí),幽于圜(yuán)墙之中 。
C.何至自沉溺(nì)缧(léi)绁(xiè)之辱哉! D.无乃与仆(pū)私心剌(là)谬(miù)乎? 答案:C(A.“衣”yì;B.“暴”pù;D.“仆”pú 。
) 解析:选择正确的选项实则是辨析错误,要重点掌握错误错在什么地方 。
2.下列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⑤则仆偿前辱之责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⑧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A.①②④⑧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③④⑤⑥ 答案:D(①“剔”通“剃”;③“失”通“佚”;④“枪”通“抢”;⑤“责”通“债”;⑥“摩”通“磨”;⑧“底”通“抵” 。
) 解析:应该依次排查每句中有无通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