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绞线中单线起槽或表面缺陷
【电缆束丝、绞线产品的质量缺陷和预防】产生原因:单线表面的麻坑、斑疤、三角裂、夹渣等缺陷,主要是材料带来的,当然线芯表面有碎裂现象,也不排除拉线模孔型不合理而产生的,此时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而线芯表面起槽呈连续性,一般都是拉线时造成的,拉线润滑条件恶化,表面粘铝而造成,不呈连续性的起槽,有可能是绞线压模粘异物所致 。
消除办法:对于拉线时铝线起槽,应首先检查拉线润滑效果是否能满足拉线的要求,需及时更换润滑油,更换拉线模具,或排除粘在线模上的杂物,认真检查进线,对不合格的进线要及时排除,同时检查压线模有无损伤,有无杂物,要及时修理和更换 。
6、单线线径忽大、忽小或掺错线芯
产生原因:绞合中发现单线线径超差或掺错线芯,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执行工艺规定,另一个原因是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
消除方法:掺错线芯如果长度不长,可以扒下,重新换线,按编线修理法修复 。 如果长度太长,就无法修理,只有下机,另行处理 。 因此上机前,操作者应认真检查和测量 。 当然管理者也应该提供一个保证办法,比如线规是否偏多,公差是否合理,生产调度是否安排得当,按PDCA原则认真思考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避免人为的不良品和废品的产生 。
7、绞合线芯松股
产生的原因:
(l)节距过大,造成绞合线芯不坚实 。
(2)压模孔型过大,起不到压实和调节作用 。 线模喇叭口过大或被磨损,损坏 。
(3)放线张力不均匀,松松紧紧 。
(4)各层节距比配合不好 。
(5)线芯状态不符合工艺规定,尤其是铝线芯 。
(6)分线器和压模座的位置不当等 。
排除方法:首先严格工艺纪律,执行工艺操作规程,适当减少过大的节距,调节好放线张力和压模 。 分线器到压模座的位置,根据不同的结构,一般调到200~250mm为宜 。 对于绞制一些抗拉强度特别大的绞线,可以采用组合模具的方法,也有较好的效果,当然操作者按工艺操作规程中规定的办法进行操作,是相当重要的 。
8、绞合方向错,绞合节距不合格(主要是偏大)
产生原因:方向错主要是判断错误,操作者在操作时,应加强责任心,严格按工艺卡片执行,并且应加强流动检查,防止人为的不良品和废品的产生 。
9、排线混乱、压线
产生的原因:绞合产品一般都是成盘供应 。 大截面,要一根根的排好,尤其是底层线要特别注意排整齐,在排线调头时,由于有一个停留,应特别注意,上下层之间不能留有太大间隙,排距要适当,过大容易造成压线 。
排除的办法:首先要调整收线张力,当手动排线时,一能够排得动为宜,第二根据线芯直径大小更换排线节距,排好第一层是关键,一定要排整齐;排第二层,在调层时,要进行人工排线,确保排线质量 。 三是加强操作责任心随时观察排线质量,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注意固定好两个线头和留边距离 。
- 防止电气线路短路的措施
- 电缆束丝绞线
- 酸奶火腿同时吃易致癌
- csgo怎么说话按键,csgo中怎么打字/语音聊天?
- 三相用五芯电缆标准导线颜色
- 铜线和铝线的连接方法
- 电缆桥架与管道间隔距离要求
- 不锈钢电缆桥架选型设计步骤
- 母线槽的安装说明
- 电源防雷器的选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