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家医服务 实事办到心坎上】2021年4月 , 成都温江区万春镇中心卫生院成为全区首家加入长期照护保险协议的基层公立卫生院 , 从此开启了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入长期照护保险服务的新模式 。 从最开始的服务辖区4名失能老人 , 到目前服务63名失能失智老人 , 一年的时间里 , 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将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 收获了众多居民真诚的感谢 。
失能老人手书感谢信
家庭医生变身“知心人”
文章图片
“张医生 , 你别看我老太婆这手 , 现在我可以自己写信了 , 这都要感谢你……”2021年9月10日 , 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张玉洁收到一封字迹“歪歪扭扭”的感谢信 , 写信人正是张医生所服务的失能老人余婆婆 。
82岁的余婆婆是温江万春人 , 两年前因高血压中风导致瘫痪 , 生活不能自理 。 2020年 , 余婆婆被评定为重度失能2级 , 成为温江区长期照护保险居家上门服务对象 , 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每月上门 , 为老人提供4次专业服务 。
“对于失能老人来说 , 除了生活的不便 , 最大的困境还有心里的孤寂 。 ”据家庭医生张玉洁介绍 , 每次上门服务 , 家庭医生们都会细心地给余婆婆修剪指甲 , 提供专业的功能维护训练 , 有时候也用手机分享新鲜事 , 鼓励余婆婆保持积极的心态 , 配合康复指导 。
从医生第一次上门时的拒绝到逐渐与家庭医生聊家常 , 从最初只能在床上练习抬腿、翻身等简单动作到如今能借助辅具下床走动 , 余婆婆身心的变化让她自己和家人都信心倍增 , 欢喜不已 。 而在持续的上门服务中 , 家庭医生也成了余婆婆的“知心人” 。 “那封感谢信虽然只有短短几行 , 但我明白 , 对于一名重度失能老人来说 , 写下每一个字都多么的不易 。 ”张玉洁眼眶湿润地说道 。
文章图片
组建“全专结合”护理团队
“三合一”服务模式亮点多
据了解 , 自2021年4月加入长照险医疗服务行列后 , 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多措并举 , 衍生健康服务长度与宽度 。 为了将家庭医生服务与长照险服务深度融合 , 医院组建了由区级医疗机构专家、家庭医生、中医康复理疗师、社区护士、公卫人员为基础的专业长照险“全专结合”团队 。 通过提前电话预约上门签约 , 现场了解评估老人生活环境、健康状况、既往病史、主要危险因素 , 再根据老人及家属需求 , 选择照护项目并制定干预方案 。
文章图片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推进医养结合 , 早在2020年 , 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就开始探索让家庭医生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 随着加入长照险服务行列 , 万春镇中心卫生院不断丰富服务内涵 , 将家医服务、医养结合、慢病管理、居家养老、医疗救助与长期照护服务深度融合 , 催生出“三合一”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 。
据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负责人龚艳介绍 , 医院不仅做实长期照护保险居家上门服务“规定动作” , 同时也做好“自选动作” 。 家庭医生将个性化健康管理、中医药康复理疗、医疗救助等延伸服务带给失能失智老人及家庭 , 创新的“按需”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 赢得居民一致好评 , 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
文章图片
“我们通过连续的健康管理、医疗护理、康复调理等 , 真正做到医中有养(基层医院加入居家养老)、养中康复(居家服务连续社区康复)、失能有保(失能失智更添健康保障) , 探索‘医、护、康、养’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 , 真正成为社区居家老人健康和养老的守门人 。 ”龚艳告诉采访人员 。
- 女士|年轻妈妈背疼10年成“驼背”医生“一针”帮她重拾自信
- 睾丸|医生痛心,8个“蛋疼”娃7个痛失一侧“蛋蛋”
- 女儿|从拒绝到感激!3个月3次手术,西安大兴医院“狼之队”实现老人快速康复
- 食物|如何摆脱手脚冰凉,不再做“冻美人”?
- 淄博开展“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
- 搭桥术|脑血管搭桥术驱散大脑里一年未散的“烟雾”
- 【组图】“守沪者联盟”丨上海:医院增设便民门诊 方便民众配药
- 一盘香椿炒鸡蛋,还能吃出“器官衰竭”来?你们真的了解吗?
- “冷”处理让云花“热”销
- 技术|被“瘫痪”的胃折磨3年,绝望的90后小伙生命在这里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