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10款菜籽油测试:福临门“不健康”脂肪酸最多;10款苯并芘含量均符合标准( 二 )


尽管如此 , 还是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宣称“低芥酸”的菜籽油 , 因为它们在理论上确保了芥酸含量低于3% 。
10款均属“零反”菜籽油
所谓“零反” , 就是指“零反式脂肪酸” , 这是目前各种食品包装上比较流行的广告词之一 。
据医学研究 , 过多的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 , 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
有食品专家指出 , 除了氢化植物油外 , 油脂在高温处理下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 比如菜籽油就需要经过精炼、脱臭等高温工艺 。
不过 , 目前《GB 2716-2018 植物油》和《GB 1536-2004 菜籽油》均未对菜籽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限定 。
而《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 , 如果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0.3% , 那么 , 这种食品可宣称“零反式脂肪酸” 。
检测结果显示 , 10款菜籽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01%~0.15%之间 , 其中 , 福临门为0.15% , 日清为0.01% , 两者相差10倍以上 。

鲁花、天府、中粮初萃、多力、道道全、金龙鱼等6款则水平相当 , 均只有0.04%;而刀唛和海天分别为0.03%和0.06% 。
从整体上看 , 10款菜籽油反式脂肪酸含量都低于0.3% , 理论上都属于“零反式脂肪酸”植物油 。
实际上 , 本刊过往测试过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多种植物油 , 它们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也基本低于0.3% 。
这反映出食用油行业的加工水平整体上都在提高 , 比如在精炼阶段采用更先进的脱臭系统 , 更好地控制温度和时间 , 减少反式脂肪酸产生 。
另外 , 食用油的烹调过程也会生成反式脂肪酸 , 因为研究已经证明高温将导致食用油生成反式脂肪酸 。
有实验室使用玉米油做了一次模拟煎炸烹调的实验 , 煎炸温度为180℃、220℃、240℃、煎炸食品时间2h , 玉米油反式脂肪酸含量由原样的2.31%分别增加为3.54%、4.04%、4.37% 。
【脂肪酸|10款菜籽油测试:福临门“不健康”脂肪酸最多;10款苯并芘含量均符合标准】可以看见 , 烹调温度越高 , 产生的反式脂肪酸越高 , 越不利于健康 。
8款检出微量苯并(a)芘
菜籽油中 , 最值得关注的安全指标非苯并(a)芘莫属 。
本刊整理过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5年来(2015~2020)对菜籽油的抽检情况 , 发现439批次不合格的菜籽油中 , 苯并(a)芘超标的样品多达73批次 , 占比达到15% 。
公开资料显示 , 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烃 , 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 , 目前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 , 即对人类的致癌作用十分充分明确 。
资料显示 , 菜籽油之所以会产生苯并(a)芘这类物质 , 主要是因为油菜籽在培炒及压榨过程中的高温作用所致 , 高温情况下制得的菜籽油比较香 。
现时 , 《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 , 包括菜籽油在内的食用油脂 , 其苯并(a)芘含量应该≤10μg/kg 。
测试结果显示 , 日清、道道全未检出苯并(a)芘 , 安全性表现相对更好 。
其余8款均检出了微量的苯并(a)芘 , 含量在0.2μg/kg~0.8μg/kg之间 , 其中 , 鲁花为0.2μg/kg , 天府和中粮初萃均为0.8μg/kg 。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的资料显示 , 苯并芘的毒性具有隐匿特点 , 人体即使摄入少量的苯并(a)芘也会在体内蓄积 , 一般会经过20~25年的潜伏期才会表现出症状 , 同时可能使后代受到影响 。
有鉴于此 , 本刊仍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不含苯并(a)芘或苯并(a)芘含量尽可能低的产品 。
菜籽油并不是苯并(a)芘的唯一来源 , 烧烤、油炸、爆炒等高温烹调方式也会让食物产生苯并(a)芘 , 危害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