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太太隔离在“条件艰苦”的南汇方舱 | 魔都战疫口述实录
希望拿到阴性证明可以早日回家 。
口述 | 倪先生
采访人员 | 金 姬
我是上海人 , 今年61岁 , 和太太住在浦东新区的潍坊路 , 家里还有一个84岁的老父亲 。 对于感染新冠 , 我和太太并不太担心 , 我们都打过两针新冠疫苗 , 这波疫情重症率也很低 , 我们一直很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 。 没想到 , 在南汇方舱的这几天 , 我经历了很多意料之外 。
没有做好准备 , 半夜被拉走
3月25日晚上 , 我开始出现发热症状 , 喉咙痛 , 开始以为只是普通感冒 。 两天以后 , 我的太太也开始出现症状 , 连发了三天寒热 。 这下 , 我才担心我们可能中招了 。
回想一下 , 我太太3月8日上好课(她是晚托班教师)以后除了做核酸就没有出过门 。 而我负责家里买菜 , 我估计就是外出买菜的时候中了招 , 随后感染给我太太的 。
3月28日浦东封控第一天 , 我们做了核酸检测 , 但是健康云上一直没有出结果 。 3月30日再次做核酸 , 这一次我和太太都是阴性 。 那个时候 , 我的“感冒”已经快好了 。
本来以为核酸阴性就没事了 , 谁知3月31日 , 我们被通知单独做核酸检测 , 健康云上还是没有出结果 。
在惴惴不安的等待中 , 4月2日 , 我太太接到了疾控的电话 , 告诉她是阳性 。 我在4月3日也接到了疾控的通知电话 。 84岁的老父亲算是密接 。
其实那个时候 , 我和太太的症状基本上都已消失了 , 和健康人没什么两样 。 但是为了不让老父亲也感染新冠病毒 , 我们积极配合 。
4月4日00:05 , 疾控中心打电话给我们 , 通知会有车接我们去方舱医院隔离 。 我和太太之前从电视里看到了有关上海方舱的新闻报道 , 每个床位会发放洗漱用品、拖鞋、脸盆、毛巾等 。 我和太太感觉在这样的方舱隔离 , 生活并没有太多不便 。 因此 , 我们打包行李的时候 , 只带了一些换洗衣物和一点饼干 。
我在上海的弟弟和女儿各自封控在小区 。 幸好 , 84岁老父亲身体健康 , 自己一个人也能生活 。
4月4日00:35 , 我和太太带好行李 , 站在潍坊路的小区门口等 。 大半夜 , 我们等了将近半小时 , 一辆面包车开来 。 这辆车在潍坊新村的几个小区之间轮流接送 , 大概到了当天凌晨3点多 , 才接到所有人 , 然后大家换了大巴 , 把我们拉到此前传说中的“南汇方舱” 。
没有热水的废弃宿舍
南汇方舱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拱北路168号 , 这里原来是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 2011年停办后就废弃至今 。
文章图片
网上的照片都是很多年前的 , 现在这里已经破败不堪 。
文章图片
南汇方舱所在地 , 是2011年就停办的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我们被拉到南汇方舱的时候 , 听说条件已经比之前好多了 , 没有出现“抢”的情况 。 我们被安排入住在原来的学生宿舍 。 我们这里的病人 , 都是浦东拉过来的 。
我和太太住在4楼四人一间的宿舍内 , 屋内还有另外两位女同志 , 我们都是一个小区的 , 彼此还能有个照应 。
- 血细胞|创建噬血细胞综合征之家 5年帮助病友2.3万余人次
- 瑞金医院北部院区老党员患者治愈出院,写下“病友书”这样说
- 梗阻性|老太太反复晕厥医生妙手打开“心路”
- 病友|新发头痛不可小觑
- 知识科普|一位过敏性紫癜老病友的自身经验,看完增加了很大的信心!
- 癌症|直播预告丨肿瘤病友免疫、靶向治疗后总觉得累怎么破?
- 病友|长沙部分医院近期门诊就诊须知
- 郭兰骐|脑梗术后昏迷37天,6旬老太太醒啦
- 要求|糖尿病友照医生的做,餐后血糖越来越好
- 长寿|独居的老太太都比较长寿,你知道为什么吗?这3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