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味中药,竟然能补五脏?( 二 )


三、补脾
甘味属土入脾 , 功善和中 。 《神农本草经》认为甘草“坚筋骨 , 长肌肉 , 倍力” , 实乃脾胃为后天之本 ,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 通过补脾则能使肌肉强劲、四肢发达 。 甘草的补脾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与脾虚有关病证的治疗中 。
1、补中益气
脾主运化 , 运化正常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脾气是否充足 , 通过补益脾气以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乃是治疗脾系病证的根本 。 炙甘草味甘性平 , 入脾经 , 功善补益脾气 , 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 , 即四君子汤 , 这既是补脾的基本方又是补气的基础方 。 炙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有三:一助人参补气 , 二维持药力 , 三益胃和中 。 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味而具有补脾气作用的方剂不胜枚举 , 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异功散等 。
2、升阳举陷
脾气不足、固摄无权则中气下陷 , 出现胃下垂、肾下垂、脱肛、久泻久痢等病证 , 治疗上既当升举阳气更当补益中气 。 甘草并无升举功效 , 但通过其补中益气、甘缓和中 , 配伍黄芪、柴胡、升麻等药物则能增加补气升阳的作用 , 如补中益气汤 。 此外 , 与治疗脾不统血的黄土汤、气虚血脱的举元汤等方中的甘草功效相同 。
3、健脾化积
脾气不足、运化失权 , 水谷精微难以运化 , 出现饮食积滞、脘腹痞闷、大便溏薄、体倦乏力等症状 , 治疗上除了需要及时消食化积以治标之外 , 还要适当补益脾气 , 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以治本 。 甘草配伍白术、人参可补益脾气 , 配伍山楂、神曲、麦芽可健脾消食 , 如健脾丸、枳实消痞丸、资生丸等 。
4、健脾祛湿
脾主运化水湿 , 脾气充足则健运水湿;脾气不足则脾失健运而水湿潴留 , 形成虚实夹杂的气虚湿阻证 , 甚至可变生痰饮、水肿等病证 。 治疗上当健脾祛湿 , 或补脾气 , 或温脾阳 , 如参苓白术散、厚朴温中汤、苓桂术甘汤等 。
【中药|一味中药,竟然能补五脏?】需要说明的是 , 历来在对甘草的配伍和应用上都强调“痰湿中满” 不用甘草 , 因甘草纯甘而易生湿助痰 , 但实际上对于痰湿中满的形成还是要分清虚实 , 若因脾虚所致的虚满依然可以用甘草 。
四、缓肝
甘草对肝脏的治疗作用体现在甘草的药性平缓 , 能够针对肝脏的特性有的放矢 , 如柔肝养肝、缓急熄风等 , 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肝苦急 , 急食甘以缓之” 。 针对以上特点甘草常配伍白芍 , 如芍药甘草汤、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 。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 甘草浸膏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还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
五、调肾

由于肾的生理病理特点与甘草的特性相冲突 , 在实际应用中 , 历代补肾的方剂中几乎都不含甘草 。 因肾位居人体下焦 , 主水 , 肾的功能失调常出现水湿潴留的病证;甘草之“缓” 既难以抵达下焦又滞缓其他药物到达且会滞水生湿 , 不但不利于水湿的排泄反而可能会加重水湿病证 , 因此很少用到 。
需要提到的是在治疗肾脏病证的方中有一方含有甘草 , 即封髓丹(又称凤髓丹) 。 该方由黄柏、砂仁、甘草三药组成 , 最早出自元代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 , 具有降心火、益肾水的功效 , 主要用于心肾不交、相火妄动之证 。 但甘草在方中的作用历代认识并不统一 ,仍有待讨论 。
六、助阳化阴

所谓药味的“合化反应” 是指两种不同的药味组合以后会产生原有药味所不具备的效应 , 这种现象既见于单味药物 , 更体现在不同药味的药物之间配伍应用上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两大类 , 甘草因其“至甘纯甘”的特点而成为“辛甘化阳” “酸甘化阴”中甘味药物的代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