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文章 关于黄河的文章100字


关于黄河的文章 关于黄河的文章100字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关于黄河的文章100字,关于黄河的文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壶口瀑布,不亲自来一回就不可能领略到它的风采 。
2、不说瀑布因季节、气候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即使是同来的人群中,面对壶口,都会在内心深处激荡起各不相同的感受 。
3、 壶口瀑布,被印在50元人民币的背面 , 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识 。
4、它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体味到人类文明的漫漫踪迹 。
5、 壶口岸边有一道长达75公里的长城,据说是清军为防止捻军东渡而设的,是全国建造最晚的一段长城 。
6、壶口附近又有很多与大禹治水有关的民间传说,河边的“禹帽山”据说是大禹治水时休息过的地方,瀑布岸边因河水冲刷而成的小石窝,又被老百姓看成是大禹留下的足迹 。
7、 长期以来,对两岸的普通百姓而言,壶口瀑布是一个难以跨越、无法绕过的难关 。
8、在陆上交通不发达时期,黄河航运是沟通西北与华北的重要途径,而任何船只行至壶口,都不得不弃水上岸 , 于是这一带就是有“旱地行船”的奇观 。
9、数十人直至上百人在靠岸船只下垫上滚木,拖牵着船只行走,拉至小河口入水 , 重新装货后再下水前行,以此避开瀑布的阻断 。
10、对这些人来说,壶口并不是一个多么有诗意的地方,“旱地行船”记载着黄河人的艰辛 。
【关于黄河的文章 关于黄河的文章100字】11、 壶口又是艺术家们心向往之的地方 。
12、千百年来,歌吟壶口瀑布的诗文不计其数 。
13、现代诗人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因受壶口悲壮、雄浑之势的感染 , 写下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壶口所拥有的艺术灵气已被激扬到了极致 。
14、 壶口瀑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景观,它是一处流动的风景 。
15、壶口瀑布今天的方位与《水经注》的记载相比较,由于河水的冲刷 , 在大约1500年的时间里,已经向后撤了大约5公里 。
16、撰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洪迈的《元和郡县图志》 , 距离郦道元的《水经注》成书时间(公元527年)为286年,专家根据两书对壶口瀑布位置的记载推算,仅在这286年间,壶口就向上推移了1475米 。
17、最早壶口瀑布的方位据推测,应在今天的河津县龙门附近 。
18、不过壶口的风采,却不因它的变动而减损 。
19、不定的壶口,永动的壶口,悲壮的壶口,给军事家形成防御、给艺术家带来灵感、给船民们带来艰辛、给现代人带来美感的壶口,就这样无所顾忌地奔流着 , 不知疲倦地呼啸着 。
20、 揭底,黄河的未解之谜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 心里还回荡着壶口的轰鸣,我们又到了龙的出处——龙门 。
21、传说鲤鱼逆流而上,跃过此处就能变成龙 , 腾云升天 。
22、我们此次来这里并没有追踪龙的行踪,而是来探访黄河的又一奇观——揭底 。
23、 在黄河龙门河段,当河水流量很大、水里泥沙含量很高时,河床底部的泥沙会被大块大块地掀起来,抛出水面 。
24、当地人说,有一次大雨过后,黄河水猛涨,河边的人看到1米多厚成块河底被汹涌的河水带到水面 。
25、我们没有亲眼看到,实在难以想象当时的场景,但在短短几个小时里 , 这里的河床确实被冲刷深了近10米! 这种现象的成因至今未能分析清楚,但它一定发生在河水含沙极多时 。
26、我们在老乡家看到 , 从黄河打上来的一桶水沉淀后竟有一厚层黄土 。
27、我们正感叹河水里竟有这么多土时,附近水文观测站的工作人员笑问我们,知不知道河流揭底发生时的泥沙含量 。
28、他说,发生河流揭底时,1立方米的黄河水里往往有500—600公斤的泥沙,他们测到的最多一次有上千公斤!那感觉根本不是水里含沙,而是沙土里含水了 。
29、 河东 , 人杰地灵 山西 , 位于太行山之西,故称山西,又处黄河之东,古称河东 。
30、“河东”一词在战国、秦、汉时期特指山西西南部,以现今的运城市所辖区域为主,唐以后指山西全省 。
31、在山西本省人的心目中,河东,还是特指运城地区的市县 。
32、运城诸县的人们也都以“河东人”自称 。
33、 河东地区不但是山西农业经济的重心,而且是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传统悠久、文化名人辈出的地方,用人杰地灵做比喻,一点都不过分 。
34、我有机会走访这些古代名人的踪迹,从心底里对这土地产生尊敬之情 。
35、 在万荣县的里望乡 , 有一个叫平原村的村庄 。
36、那里的居民一多半姓薛 。
37、他们都是明代大学者薛(王宣)的后代,官至礼部左侍郎的薛宣,因秉公廉明而数度退隐和复出 。
38、他是宋明理学的传人,又独树一帜,成为“河东学派”的创始人 。
39、如今的薛家后代,从薛宣算起,已传至20几代,仅在平原村就有两千多后人 。
40、 万荣的通化镇是王通、王绩、王勃这几位隋唐诗人的故里,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更使这祖孙三代的诗文世家名声显赫 。
41、镇上的王氏后代们在努力搜寻和保护着先人的遗迹,村里还特地成立了民间“三王研究会”,组织大家一起来研究“三王”的诗歌 。
42、他们自费印刷了《“三王”学刊》,整理家故成为这些衣着朴素的村民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
43、 名人辈出的河东大地,到处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传承的气氛 。
44、仅就黄河边上的永济市一地,就云集了众多的人文古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文武名人 。
45、这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诗品》 作者司空图的故里,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鹊楼正在修复中,开放在即,到此游览的人们,可以登高远望,体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
46、位于永济市的普救寺是《两厢记》故事的发生地 。
47、莺莺塔上传出的奇妙回声,还有那种清脆的蛙声,吸引着四方游人 。
48、 这就是黄河,它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 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火种 , 北自河曲凄婉动人的民歌,南到河东如醉如痴的蒲剧,那种散发了民间的动人旋律,让这片苍凉的大地回响着生命的活力 。
49、古塔、戏台、寺庙、楼台,自然的胜景,先人的遗迹,无一不在告诉我们,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蕴含着巨大无比的魅力 。
50、而那巍峨的群山、沟川峁梁、羊肠小道以及裸露的荒原、漫起的风沙,又记录着黄河儿女的艰辛与生命的顽强 。
51、时代的步伐迅猛向前,黄河人的生活在宁静中变化着,只有那条黄色的巨龙,携泥沙而卜,日夜不停地流动着,告诉你时间的永恒 。
52、“逝者如斯夫!”这千年的感慨,哲人的叹息,穿越古今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