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采访人员乔业琼)木偶人、瓷娃娃、渐冻人……这些看似美丽可爱的罕见病别名背后 , 却是一个个家庭锥心的痛 。 数据显示 , 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 , 其中95%的罕见病无有效治疗药物 。 今天是第十五个国际罕见病日 , 主题是“因罕而聚 明天更好” 。
罕见病不“罕见”
根据《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定义 , 在我国 , 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被称为罕见病 。 目前已知的7000种罕见病的数量也并非固定 , 近年来 ,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 , 每年约有200个新病种被发现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月华表示 , 简单来说 , “罕见病”的概念是与“常见病”相对的 , 是一类发病率极低、病种繁多、症状严重、检测技术复杂的疾病 。 罕见病约80%为遗传性疾病 , 50%在新生儿期或儿童期发病 。
“罕见病并不罕见 , 它离你我并不遥远 。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丁洁表示 , 就某个病种来讲 , 罕见病似乎比常见病要少 , 但罕见病涉及的病种很多 , 加起来就不罕见了 。 另外 , 我国人口基数非常庞大 , 所以任何一种罕见病的患病人群加起来 , 数量也是非常大的 。 并且 ,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 , 越来越多的未知疾病被诊断 , 其中罕见病占了大多数 。
丁洁介绍 , 罕见病累及到的受损的器官系统或者组织细胞非常广泛 , 到医院就诊的科室 , 内外妇儿眼耳鼻 , 都有可能涉及到罕见病 , 所以有关罕见病的症状也是各种各样的 。
“每一种罕见病的症状都是不同的 , 累及到不同的器官系统 , 其表现也是各式各样的 , 有的时候很难和一般的疾病快速鉴别开来 。 ”在诊断当中 , 丁洁表示 , 不光是患者本人 , 实际上在医学界和医生圈内对罕见病的认识也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
让更多罕见病患者“被看见”
《2019年中国罕见病患者综合社会调查报告》显示 , 超过七成医生不了解罕见病的基础诊疗 , 导致42%的罕见病患者被误诊、40%的罕见病患者确诊时间长达1年以上 。
“诊断罕见病所需的技术门槛较高是罕见病确诊难的一个关键因素 。 ”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说 , 不少医院尚不具备罕见病诊断技术 。 此外 , 罕见病患者人数少 , 相应的检测项目及设备昂贵 , 一般医院缺乏开展相关检测项目的能力 。
2019年 , 国家卫生健康委遴选324家医院组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 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机制 。 随后 , 各级医疗机构陆续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 , 通过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罕见病病例诊疗信息登记 。
“建立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目的是让有经验的医师指导基层医师 , 提高罕见病临床诊疗的精准度 , 扩大罕见病在医师群体里的认知 。 ”李林康说 。
专家指出 , 罕见病往往是多脏器、多系统疾病 , 多学科诊疗合作尤为重要 。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办公室副主任张抒扬介绍 , 在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级牵头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 目前罕见病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不到4周 。 另外 ,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会诊中心每周四中午组织各科室专家 , 为1至2位罕见疑难病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 。 (综合新华社、中国网等报道)
编辑:张志强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瓷娃娃|国际罕见病日:木偶人、瓷娃娃、渐冻人……这些名字你知多少?】
-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患上无药可治的罕见病,IT高管创办公益组织拍摄病友故事
- 治疗|中医治疗肾病,得到国际认可?预防肾病,应该注意什么?医生回答
- 本文转自:北青网原标题:全球首例白瞳症眼弓蛔虫病病例如何确诊?川农这篇国际顶刊文章给答案...|全球首例白瞳症眼弓蛔虫病病例如何确诊?川农这篇
- 检测|为爱呐“罕”,助你“橙”功!
- 瓷娃娃|国际罕见病日,关注罕见病,从了解开始! ?
- 国家|因罕而聚 明天更好——关注国际罕见病日
- 本文转自:珠海市场监管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论文|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出炉,癌症只能排第三,第一名是它
- 国际|B型血友病 有望实现“一针治愈”
- pku|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展2022年国际罕见日系列活动
- 出生缺陷|济南2022年国际罕见病日暨爱耳日活动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