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因罕而聚 明天更好——关注国际罕见病日

【国家|因罕而聚 明天更好——关注国际罕见病日】70%罕见病患者在儿童期发病
今天是第十五个国际罕见病日 , 今年的主题是“因罕而聚明天更好” 。
目前 , 全球已知罕见病有7000多种 , 超3亿罕见病患者 , 中国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 。 70%的罕见病在儿童期就已经发病 , 儿童期的诊断至关重要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吕俊兰教授 , 诊断罕见病脊髓性萎缩症已经三十多年了 。 按照发病率测算 , 这种罕见病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近千例 。
国家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吕俊兰:罕见病的患者跟一般的患者是不一样的 , SMA(脊髓性萎缩症)的病人又尤其突出 , 这些孩子都非常小 , 他会出现严重的这种并发症 , 比如呼吸不好 , 并发肺炎 。
95%的罕见病患者只能是对症治疗 。 因为罕见 , 导致人们对这些疾病的认知非常有限 , 临床误诊率高 , 诊断非常困难 。 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 , 罕见病患者中基因遗传性占到80%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王可:罕见病放到我们14亿人口大国里边 , 这些罕见病少见病其实很多时候也并不那么少见 。
国家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肾病二科主任 王辉:其实我们很多的患者是因为单基因突变引起来的肾脏的疾病 , 虽然叫罕见的儿童肾脏病 , 但实际上在我们国家来说 , 从绝对人群比例来说其实不算罕见 。
罕见病确诊时间由过去4年缩短到4周
近日 , 国家卫健委在北京协和医院召开会议 , 进一步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 , 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 。
目前我国大部分罕见病确诊时间已经由过去的平均4年缩短到4周 , 极大减轻了罕见病患者的就医负担 。
近些年 , 国家有关部门持续推进罕见病诊疗、救治工作 。 我国已于2018年印发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 明确了121个罕见病病种 , 并对目录内的所有病种逐一制定诊疗指南 。 2019年 , 国家卫健委委托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建立了324家医院参加的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 建立“一站式救治方案” , 基本形成了罕见病三级防控体系 。 经过两年努力 , 大部分罕见病确诊时间已经由过去的平均4年缩短到4周 , 极大减轻了罕见病患者的就医负担 。
由于罕见病的特殊性 , 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等都要远远超出普通患者 , 建议出台针对诊断罕见病等疑难杂症在公立医院考核指标的政策 , 同时加大基础研究 , 开展多学科研究 。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 张抒扬:我们从政策方面 , 政策协同 , 相互连接方面还要继续发力 , 研发需要我们自己的制药企业 , 在新药研发方面还要继续的发力 , 怎么样从根本上能够降低费用 , 需要我们自己有国产的制剂药品 。
多学科诊治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能被放弃
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罕见病会诊中心 , 每周三下午都会对来自全国的罕见病患儿进行会诊 。 仅2021年 , 就确诊70多名罕见病患儿 。 对于这些罕见病患儿 , 医院都会根据病情提供有效地对症治疗 。
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张国君:我们去年一共会诊了78个疑难罕见病人 , 只有4例现在不能明确诊断 。 大约65%的患者能够病情得到好转 , 还有10%左右病情能稳定 。
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保障工作多方关注 , 目前国内上市的罕见病用药50余种 , 其中40余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通过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 , 大幅降低了罕见病用药价格 , 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 。
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张国君:我们也希望在以后国家支持我们 , 去进一步对一些已经有的药物是否能够再做新的疗法上的探索 , 或者探索一些新的药物 , 在这方面再去研究 。 因为我们国家的基数大 , 所以如果能够有新药 , 能可及 , 这样就会造福更多的罕见病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