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春捂”要科学

全媒体采访人员 侯利平
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专家提醒,早春千万不要匆忙脱衣,而应根据天气变化科学地增减衣物。
那么,“春捂”该怎么“捂”呢?专家指出,春季衣着宜“下厚上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脚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脚部受凉也是感冒的诱因之一。人体最先感到冷的是脚,脚远离心脏,又长时间下垂,血流缓慢,易循环不畅、血供不足,且皮下脂肪薄,保温性能差。因此,在乍暖还寒的2月,应当注重对身体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染风寒。
专家表示,“捂”与“不捂”要看气温,昼夜温差大于8℃是应该“捂”的信号,但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等更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科学|“春捂”要科学】 专家表示,春季万物生发,但春天的气候变化无常,乍暖还寒。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宝宝非常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家长在春季尤其要注意对宝宝的“春捂”。尤其是当孩子玩得满身出汗时,不能立刻脱衣服,应该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水擦干,让孩子安静下来,等汗水完全下去后再脱外衣。在饮食上,早春时节为冬春交接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进食偏温热的食物。饮食上应多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