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疾病防治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 二 )


3.3 慢性型
通常发生慢性型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羊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 , 有时在老疫区也可以直接发生慢性型 。 本型的病羊临床症状表现轻微 , 可见有轻微的体温升高 , 有时体温正常 。 病羊在采食时表现为食欲的不稳定 , 有时食欲较强 , 有时食欲较差 。 偶尔会出现有流鼻涕 , 腹泻以及咳嗽等症状 , 随着病程的延长 , 病羊被毛失去光泽 , 不断的消瘦 , 体质也在不断下降 。
4 病理变化
对发病羊或病死羊进行剖检 , 病变大多集中于肺部和胸腔 , 可见病羊的胸腔内有大量的淡黄色液体蓄积 。 肺部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坏死 , 病灶部位呈红色或灰红色 , 而且这些部位变硬 。 对于病程较长的病羊可见其肺脏部位出现结缔组织增生 。 在病羊的肺部表面还可见有纤维蛋白的覆盖 , 造成肺脏和胸腔的粘连 , 从而影响到病羊肺的收缩和扩张 , 造成病羊呼吸受到严重的影响 。
5 诊断方法
本病可以通过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的表现和病理变化的观察做出初步诊断 。 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 , 常见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为染色镜检 。 取病死羊组织进行涂片后应用姬姆萨染色剂对其进行染色镜检 , 病原通常会被染成红色 , 且在视野中具有多形性 , 可见有杆状、螺旋状以及椭圆形的病原 , 则可初步判定为支原体 。 经过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生长出油煎蛋样的菌落则可确诊本病 。 在实验室还可以采用凝集实验的方法进行诊断 , 采病羊的新鲜血液和支原体的标准抗原进行玻片凝集 , 如果出现沉淀 , 则判定为阳性 , 可确诊本病 。
6 防控措施
6.1 预防措施
【症状|疾病防治 |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本病的发生与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 。 在饲养过程中要适当调整羊群的密度 , 避免羊群密度过大 。 养殖时应当采取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方式相结合 ,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从场外带入病原 。 尽量避免从场外进行引种 , 如果确实需要引种 , 则需要在引种地进行严格的检疫 , 当羊群进入养殖场后要进行复检 , 并且单独隔离饲养观察30d以后 , 如果羊群未出现发病则可混群饲养 。 在养殖过程中还要注意羊舍的通风环境 , 保持羊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还要注意勤打扫 , 勤消毒 , 在消毒时要做到全面、彻底 , 不留有死角 。 本病还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预防 , 通常在春秋两季接种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 , 在接种后的15d之内羊就会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 , 通常本病的保护力为1年 。
6.2 治疗措施
养殖场一旦发生本病要及时的进行隔离治疗 。 在治疗前可以对所分离到的支原体进行药敏实验 。 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应用高敏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 如果无条件进行药品使用 , 可选用氟苯尼考或者卡那霉素进行治疗 , 治疗时氟苯尼考使用浓度为30% , 使用剂量为0.01 mL/kg·bw , 而卡那霉素的使用剂量为0.1 mL/kg·bw 。 用药1次/d , 连续用药3d即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对于发病较为严重的病羊还可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 , 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 , 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中添加0.1g , 连续拌料7d 。
7 结语
由支原体引起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通常具有地方流行性 , 这主要是由于其不容易被消灭和净化 , 从而导致不断的发病和流行 。 这样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威胁 。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本病的防控和净化 。
参考文献:略
作者:王栋/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2月刊